断陷湖盆浊流沉积地层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以孤北洼陷为例
【摘要】:正 以Cross T A 为代表的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成因地层研究小组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分析技术,将基准面、可容纳空问等概念引入地层层序分析,大大拓展了层序地层学理论的适用范围,并取得了显著的实际应用效果。其应用的关键是识别地层记录中代表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地层旋回。在我国广泛分布的陆相断陷湖盆中,浊流沉积非常发育,并常常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在油气勘探、评价和开发中,应用沉积学解释的最困难任务之一是划定具有足够面积大小、垂向分辨率和恰当研究尺度的成因地层单元。因此,对浊流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划分并进行成因层序地层对比在勘探与开发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李秉孝,蔡碧琴,梁青生;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沉积特征[J];科学通报;1989年08期 |
2 |
刘金山;湖南早震旦世沉积建造浊流沉积及锰矿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4年02期 |
3 |
吴应林,牟传龙;南盘江盆地中三叠世浊流沉积模式初探[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1期 |
4 |
李祯,温显端,周慧堂,徐勇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J];现代地质;1995年01期 |
5 |
刘东生;达芬奇名画中圣女安妮脚下的浊流沉积——艺术想象力和科学的前瞻性[J];化石;2001年01期 |
6 |
余素玉;沉积作用与沉积相 第四讲 牵引流和浊流沉积作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3年02期 |
7 |
罗璋,傅中平;桂平地区寒武系沉积特征[J];广西地质;1997年04期 |
8 |
陈芳;李学杰;刘坚;陆红锋;王金莲;张欣;廖志良;陈超云;;南海西部深海平原SA14-34岩心浊流沉积特征[J];南海地质研究;2007年00期 |
9 |
王东安,陈瑞君;新疆库地西北一些克沟深海蛇绿质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J];自然资源学报;1989年03期 |
10 |
李文厚,周立发,符俊辉,赵文智,薛良清,靳久强;库车坳陷上三叠统的浊流沉积及石油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1997年01期 |
11 |
姜涛;解习农;汤苏林;张成;杜学斌;;浊流成因海底沉积波形成机理及其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07年16期 |
12 |
;小辞典[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1年02期 |
13 |
;全国首届浊流沉积野外考察及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召开[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
14 |
罗祖虞;;云南东部及邻区中三迭统濁流沉积地层、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84年03期 |
15 |
李思田;夏文臣;杨士恭;黄家福;吴冲龙;;阜新盆地晚中生代沙海组浊流沉积和相的空间关系[J];地质学报;1985年01期 |
16 |
胡继宗,周棣康,曹华琦,郝继鹏,朱国贤,秦天西;新疆南部奥陶纪库鲁克塔格海槽浊流沉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年04期 |
17 |
王海方,胡斌,张关龙,陈世悦,鄢继华;东营凹陷古近系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4期 |
18 |
李华;马良涛;严世帮;周文秀;张旺青;;深水大型沉积物波的成因机制[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12期 |
19 |
斯尚华;李建明;刘雪峰;;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浊积岩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2009年08期 |
20 |
信一心;窑街地区早侏罗世炭洞沟组的浊流沉积[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