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古、新近纪湖相碳酸盐共沉积机理分析
【摘要】:正 碳酸盐在湖相中沉积常常受陆源碎屑的影响,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物在规模、成分、构造等方面与海相碳酸盐沉积物有较大的不同,其为不纯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本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古、新近系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机理从化学共沉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1 柴西碳酸盐沉积条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古、新近纪湖相沉积古水介质环境、生物种类、水动力条件、陆源碎屑对碳酸盐沉积的抑制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柴西具有大量生成碳酸盐的条件,但受水动力条件的限制及陆源碎屑侵入的影响,碳酸盐的沉积主要应以化学沉积为主,生物作用沉积有限。
|
|
|
|
1 |
温志峰,钟建华,刘云田,柳祖汉,吴孔友,王冠民,李勇;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叠层石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2005年04期 |
2 |
杨占红;;塔河油田AT5井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8期 |
3 |
真允庆;;晋南夕卡岩型铁、铜矿床中奥陶统碳酸盐围岩控矿因素的新认识[J];地质与勘探;1977年05期 |
4 |
张丽萍;;论山西岩溶泉水及其开发利用问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5 |
王招明;姜仁旗;吴金才;张丽娟;肖朝晖;;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2011年01期 |
6 |
陈君棋,张荣义;天然放射性元素铀、钍、钾在碳酸盐岩层中的特征研究[J];测井技术;1986年03期 |
7 |
周小平;;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铜矿地质特征[J];新疆有色金属;2006年01期 |
8 |
郭泽清;郑得文;刘卫红;钟建华;温志峰;;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纪—新近纪湖相生物礁的发现及意义[J];地层学杂志;2008年01期 |
9 |
许长坤;;柴达木盆地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几个问题的思考[J];青海国土经略;2002年S1期 |
10 |
樊启顺;马海州;谭红兵;李廷伟;许建新;;柴达木盆地西部卤水水化学特征与找钾研究[J];地球学报;2007年05期 |
11 |
钟建华,李浩,黄立功,温志峰,郭泽清,王海侨,李勇;柴西第四纪湖泊冰水沉积的发现及意义[J];沉积学报;2005年02期 |
12 |
崔林;李俊民;;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成矿古地理环境[J];青海科技;2006年05期 |
13 |
马锋;钟建华;顾家裕;许怀先;;槽状交错层理几何学特征及其古流指示意义——以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侏罗系为例[J];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
14 |
王小凤;武红岭;马寅生;操成杰;王连庆;陈宣华;田晓娟;张敏;江波;尹成明;张启全;张永庶;;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J];地质通报;2006年Z2期 |
15 |
李廷伟;谭红兵;樊启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盐湖研究;2006年04期 |
16 |
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吴光大;胡勇;郭新转;李伟民;;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时期——来自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的证据[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8年05期 |
17 |
宋华颖;伊海生;马雪;李盛俊;;柴达木盆地西部典型剖面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4期 |
18 |
郭峰;郭岭;;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湖相风暴岩[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
19 |
黄汝昌;;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纪地层对比岩相变化及含油有利地带[J];地质学报;1959年01期 |
20 |
王建,席萍,刘泽纯,江永进;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演变[J];地质论评;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