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可倪;;地震时间场法折射界面反演计算程序[J];勘察科学技术;1987年03期 |
2 |
穆治国;K-Ar等时线定年法及其应用[J];地质科学;1990年04期 |
3 |
韩宝福,王式洸,洪大卫;河北平泉光头山碱性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J];地质科学;1993年02期 |
4 |
李献华;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与局限性[J];地质科学;1996年01期 |
5 |
覃振蔚;混合等时线及其在同位素年代学中的意义[J];中国科学B辑;1987年01期 |
6 |
张宏;王明新;柳小明;;LA-ICP-MS测年对辽西-冀北地区髫髻山组火山岩上限年龄的限定[J];科学通报;2008年15期 |
7 |
陈丽蓉,段伟民;现代生物状海绿石钾-氩法地质测年问题的探讨[J];科学通报;1987年20期 |
8 |
谢新生,肖振敏;地衣测年法研究及其在陕西若干地质事件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1989年24期 |
9 |
马锦龙;刘春艳;杨晓军;;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新动向[J];地质论评;2009年02期 |
10 |
谭亮成,安芷生,蔡演军;洞穴碳酸盐有机质荧光发光特征研究及其展望[J];中国岩溶;2004年04期 |
11 |
陈铁梅;第四纪测年的进展与问题[J];第四纪研究;1995年02期 |
12 |
陆松年;Sm-Nd等时线年龄合理性的判别[J];中国区域地质;1994年02期 |
13 |
吴江滢,汪永进;再论南京汤山直立人生存时代问题[J];中国岩溶;1999年04期 |
14 |
邱小平,高劢,潘淼;河北小营盘石英-碳酸盐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J];黄金地质;1997年04期 |
15 |
李大明,李齐,王瑜;一种新的K-Ar和~(40)Ar-~(39)Ar等时线——~(40)Ar/~(40)K-~(36)Ar/~(40)K和~(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J];地震地质;2001年01期 |
16 |
王瑛,凌文黎,路凤香;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侵位年代研究新成果[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3期 |
17 |
李彬,袁道先,林玉石,覃嘉铭,张美良;桂林地区洞穴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的环境指代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9年02期 |
18 |
李龙,郑永飞;壳幔Rb-Sr混合等时线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0年02期 |
19 |
梁收运,韩文峰,谌文武,刘高;大柳树坝址区断层测年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2期 |
20 |
汪永进,HaiCheng,陆从伦,夏应菲,吴江滢,陈骏;南京汤山洞穴碳酸盐沉积物的电离质谱铀系年代[J];科学通报;1999年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