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金华;袁波;;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构造坡折带特征[J];世界地质;2009年03期 |
2 |
杜美霞,庄新国;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及发展趋势[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8期 |
3 |
张德武,冯有良,邱以钢,闵伟,郭玉新,赵乐强,向立宏;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
4 |
吴东胜,陈华军,刘少华,朱小龙,王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5年01期 |
5 |
杨万里;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4年01期 |
6 |
侯读杰;张善文;肖建新;张林晔;张海全;程顺国;龙祖烈;;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特征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分析[J];地学前缘;2008年02期 |
7 |
李群;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8 |
吴东胜;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以金湖凹陷戴南组为例[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9 |
鹿洪友,操应长,吴明荣,肖贤明;层序地层学应用于陆相湖盆中隐蔽油气藏的成因解释[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2期 |
10 |
李群,汤金彪,孔炜;松辽盆地南部黑52井区白垩纪隐蔽油气藏研究与预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1 |
李群,王英民,宋国奇;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斜坡带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
12 |
李群,王英民;陆相盆地坡折带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战略[J];地质论评;2003年04期 |
13 |
陆建林,李思田,邱荣华,杨道庆,全书进;南阳凹陷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4 |
周明才;;隐蔽油气藏:我国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J];国外测井技术;2005年05期 |
15 |
谢泽华,廖国兴,袁佩新;一类隐蔽油气藏的TM图像解译模型[J];国土资源遥感;1993年01期 |
16 |
刘传虎,刘福贵;一个隐蔽油气藏的发现[J];石油物探;1994年01期 |
17 |
王蛟,姜在兴,陈世悦;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
18 |
田在艺,常承永,钱绍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4年01期 |
19 |
林畅松,潘元林,肖建新,孔凡仙,刘景彦,郑和荣;“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20 |
于英太;从华北油田的实践看隐蔽油气藏勘探前景[J];石油科技论坛;2003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