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苏丹Muglad盆地Fula坳陷Abu Gabra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杨俊生  朱筱敏  
【摘要】:根据29口井的钻井资料、1 km×1 km-2.0km×4.0km的二维地震资料、348km2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Fula坳陷Abu Gabra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层序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构成,并据此预测了有利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施旭东,WilliamE.Galloway;碎屑沉积体系和层序:应用于储集层预测、圈闭和特征描述[J];海洋石油;1999年02期
2 解习农;松辽盆地梨树凹陷深部断陷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94年02期
3 杜振川;南海涠西南凹陷涠洲组层序地层学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杜振川,魏魁生;南海北部湾盆地北部凹陷涠洲组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J];沉积学报;2001年04期
5 朱筱敏,康安,王贵文,王力清;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4期
6 潘永胜,胡建中,陈志勇,杨峰;内蒙古固阳地区渣尔泰山群层序地层学研究[J];内蒙古地质;2001年03期
7 王毅;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与石炭纪沉积演化[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8 郭建华,曾允孚,翟永红,高振中;新疆塔中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一个克拉通内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框架模式[J];地质学报;1996年04期
9 张世奇,朱剑兵,许建华;对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中新思想和地质术语关系的注解及提议性修正[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解习农,程守田,陆永潮;陆相盆地幕式构造旋回与层序构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1 胡受权;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划分及其沉积体系配置[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2 韩美莲,魏久传;巨野煤田含煤地层层序单元划分[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3 陈世悦,刘焕杰;华北晚古生代层序地层模式及其演化[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05期
14 周勇,胡晋伟,李东涛;辽北早白垩世泉头组沉积体系[J];地质通报;2002年03期
15 林畅松,刘景彦,刘丽军,张韬,李喜臣;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建立沉积相和储层规模的等时地层格架[J];现代地质;2002年03期
16 韩祥磊,王文林,孙红蕾;博兴洼陷沙三段沉积体系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S1期
17 陈昌明,汪寿松,黄家宽,陈志明,柯保嘉,陈安宁;鄂尔多斯地区中-晚石炭世海沼沙岭沉积体系[J];科学通报;1989年16期
18 武法东,陆永潮,李思田,解习农,李培廉,周平,赵金海;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9 陆红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陆相层序地层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0年01期
20 李潍莲,刘震,吴因业;H盆地L区块下白垩统地震相分析及沉积体系预测[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生;朱筱敏;;苏丹Muglad盆地Fula坳陷Abu Gabra组层序地层学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董文明;李子颖;郭庆银;;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西胡里吐盆地层序地层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吴因业;涂小仙;;吐鲁番盆地三叠系沉积体系与油气储集体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林畅松;;构造活动盆地的层序和沉积充填的三维构架及过程响应模式——以库车坳陷等中新生代盆地为例[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马乾;;堡凹陷北堡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分析与隐蔽油气藏勘探[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张满郎;李熙哲;石强;;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与储层预测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严德天;王华;肖敦清;王家豪;廖远涛;;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8 杨华;席胜利;魏新善;;湿地沉积体系与天然气聚集[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李阳;;埕岛东斜坡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模式[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于红枫;王英民;李雪;王明培;辛仁臣;刘爱武;;八面河油田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红;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张本琪;车镇凹陷层序地层与石油地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国景星;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
4 谢晓军;霸县凹陷古近系构造—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史淑玲;吐哈盆地葡萄沟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有利岩性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曹国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沉积相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王必金;江汉盆地构造演化与勘探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张明安;埕东—飞雁滩地区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崔树清;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构造特征及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李军辉;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洲;贵州寒武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辛立国;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进过程和海进体系域模拟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陆亚秋;库车坳陷东部白垩—第三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张素梅;黄河北煤田石炭—二叠系沉积及高分辨率层序划分[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5 刘晓丽;济阳坳陷孤北区块煤成气储层沉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高栋臣;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杜贵嵘;黄骅坳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8 姜官波;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卢林;潜江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构造发育演化及其对潜江期沉积体系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刘元贵;辽河驾掌寺地区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塔河地区奥陶系层序重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2 通讯员 宁薇 李彦军;焦养泉提出找铀新思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3 宁薇 李彦军;铀矿勘探有了新思路[N];中国矿业报;2001年
4 张平 郑丽红;朴实执着进取 积淀卓越人生[N];科技日报;2005年
5 宁薇 李彦军;盆地分析理论 应用于铀矿勘探[N];中国冶金报;2002年
6 陈舒薇;新技术用于大牛地岩性气藏描述[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丹飞;和我们的女儿说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吴岗;中国古地层探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蒋世廉通讯员 安伟;发展低压致密天然气成藏理论和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记者 孙洪滨 通讯员 张增宝;沉寂30年重获高产油流[N];东营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