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油田州19区块开发前期精细油藏描述
【摘要】:采油八厂所辖油田属于大庆外围“三低”油田,钻井开发难度较大,如何在只有少数探资井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储层描述方法单一、很少考虑地质因素的现状,本次研究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从技术手段、工作流程上探索适合于大庆外围“三低”油田储层描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开展开发前期精细油藏描述工作。肇州油田州19区块是采油八厂2002年的主要钻井区块之一,开发的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其次为扶杨油层,葡萄花油层地层厚度5.4-16.4m,方案设计布井厚度下限仅为2.2m,扶杨油层储层发育更差。在州19区块葡萄花、扶杨两套油层应用地质—地震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在钻井开发前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沉积模式研究:划分了葡萄花油层和扶杨油层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并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气间的关系。2、储层正演模型研究:研究地震信息的纵、横向变化,得到与之相应的地震反高水平,然后根据正演记录研究含油气储层的地震参数特征,从而获得含油气储层的识别标志,应用储层正演模型进行油气预测。3、储层反演: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追踪储层的横向展布,预测储层的岩性变化和横向连续性,为精细描述储层深度、厚度、物性等参数提供可靠的依据。4、砂体描述:首先应用各个小层的沉积微相搞清砂体分布的大致规律,应用地震资料反演后的数据体绘出各个小层的砂体面积、厚度,并利用储层正演模型对砂体的物性、含油情况进行判断,最终形成砂岩厚度预测图和有效厚度预测图。通过以上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截止目前,州19区块共钻井48口,钻井成功率100%,平均单井砂岩厚度5.0m,有效厚度3.4m,取得了较好的钻井效果。
|
|
|
|
1 |
B. A. Hardagc
,彭黎洪;三维识别未连通储层[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6年06期 |
2 |
王武学;赵家宏;刘军;徐志伟;;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大布苏地区花29区块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2期 |
3 |
林式微;熊家林;刘辛;卞炜;闵路;;沙埝油田沙20西断块精细油藏描述一体化[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6期 |
4 |
吴长祥,李忠平,丁士平;塔里木盆地卡3区块二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05年02期 |
5 |
刘东;方雪莲;胡廷惠;;油藏精细描述关键技术及前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5期 |
6 |
刘家铎,田景春,李琦,董伟,徐学兵,王新征,王富金;精细油藏描述中的沉积微相研究——以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区沙一段、沙二段为例[J];古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
7 |
王玉玲;;利用组合式井网提高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8 |
龚建明;莫比尔公司打算在马来西亚深水海域进行油气勘探[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08期 |
9 |
王一刚,刘划一,文应初,杨雨,张静;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2年S1期 |
10 |
魏钦廉;郑荣才;肖玲;马国富;窦世杰;田宝忠;;阿尔及利亚438b区块三叠系SerieIn feriere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年02期 |
11 |
程超;胡望水;秦刚;彭国红;;精细油藏描述中的沉积微相研究——以吉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年02期 |
12 |
张汉荣,凡睿,董幼瑞,何莉;川东北区块宣汉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3 |
于景才,韩志明,王昌景;测井新技术在S625块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4年06期 |
14 |
顾伟民;;复杂油气藏精细油藏描述——以周清庄油田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3期 |
15 |
白美骞,张伯川,刘振宏;勘查区块的划分、编号与面积计算[J];青海国土经略;1996年02期 |
16 |
朱广社;罗建强;冯立勇;;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地质与资源;2006年02期 |
17 |
崔景涛;;DT油田隐蔽油藏描述中的关键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
18 |
韩文学;肖慧敏;许晓宏;;精细油藏描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内江科技;2011年10期 |
19 |
赵彦超,汪立君,李丽,王希明,熊敏;用遗传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精细油藏描述[J];测井技术;2001年06期 |
20 |
薛国勤;;双河油田上倾尖灭区增储上产综合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