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施和生李文湘邹晓萍于兴河  
【摘要】:正 通过对珠一坳陷和东沙隆起北坡21~16.5Ma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测井资料、高分辨率生物地层资料和地震解释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珠江口盆地(东部)21Ma-16.5Ma地层(大致相当于珠江组)划分成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16个准层序组。在岩心描述、测井相及地震相等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出21种沉积微相。根据本区沉积相演化特点按体系域或准层序组分7层开展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并剖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本文也对砂岩油田储层沉积相研究在同类型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强剑力;马春林;韩东;樊莲莲;;新安边区延9沉积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辽宁化工;2011年07期
2 吴嘉鹏;王英民;徐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海底峡谷沉积模式[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8期
3 濮瑞;;川西南部地区浅层气勘探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4 王永凤;王英民;李冬;徐强;;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及其油气意义[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5 易积正;;江汉盆地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发育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6 夏明;;地层倾角资料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研究[J];华章;2011年22期
7 杨长德;王得权;杨文化;丛森;;乡宁勘探区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规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8 王家豪;刘丽华;陈胜红;尚亚乐;;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珠琼运动二幕的构造—沉积响应及区域构造意义[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9 尹俊;张尚锋;杜家元;严文芬;;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层序地层特征[J];特种油气藏;2011年03期
10 马晓娟;张忠民;陈占坤;;塔河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1 吴春燕;李文厚;王宁;贾德生;张慧元;;鄂尔多斯子洲-清涧区山_2段沉积相研究[J];云南地质;2011年02期
12 罗东明;陈舒薇;张广权;;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再认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13 屠志慧;孔令霞;张奇;潘磊;韩嵩;;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长兴组地震相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1年03期
14 周小康;汪瑞良;曾驿;刘军;;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及沉积模式[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9期
15 王东东;邵龙义;李智学;任海香;李明培;田野;贺丹;;陕西省中侏罗统延安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层形成[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8期
16 王德海;谭文文;徐文世;曲希玉;康海平;王斌;刘立;杨德明;;东北佳木斯—内蒙古地区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17 张学丰;赫云兰;马永生;刘波;赵培荣;高计县;杨云坤;;川东北飞仙关组沉积控储机理研究[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18 康志宏;;准噶尔盆地古生代沉积演化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11年02期
19 冯进来;胡凯;曹剑;陈琰;王龙刚;张英;王牧;赵健;;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积岩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20 李玲玲;张兴勇;;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和生;李文湘;邹晓萍;于兴河;;珠江口盆地(东部)21-16.5Ma沉积相与油气[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王随继;;据岩相转换优势度的沉积相判别和古地貌恢复——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第三系为例[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3 王雅峰;王革;杨辉;;应用三维可视透视技术进行临江地区扶杨油层沉积相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朱静;余芳;;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金振奎;张响响;邹元荣;王邵华;明海慧;周新科;;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赵梅;;黄海中部海岸末次冰盛期第一硬质粘土层的粒度分维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瑞林;华运隆;何千里;金振武;;序神经网络直接识别沉积相[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张金亮;;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相[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9 贾进华;;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10 曾德铭;王兴志;宋章强;;川西北地区雷口坡组沉积相及其对储层的影响[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红;珠江口盆地东部陆架坡折带PY35-2气藏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春明;珠江口盆地油气运移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厉玉乐;泰康——西超地区沉积相研究及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魏钦廉;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与储层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云田;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6 胡志方;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中生界层序地层与有利目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赵东升;柴达木盆地西南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体系及有利砂体预测[D];西北大学;2006年
8 王国光;惠民凹陷西部古近系沙三段物源特征与沉积体系分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9 侯献华;黑龙江东部汤原断陷石油地质特征与远景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赵长煜;南海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娜;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沉积相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书峰;临南洼陷沙四上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杨仁超;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曾德铭;川西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韩丹;库车西部巴什基奇克组—库姆格列木群物源体系、沉积相与储层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汪伶俐;红连—胜北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及白垩系储层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王运所;陕北富县探区长3段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杨文敬;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油气地质条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展文宁;基于增量学习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姜琳;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烃源岩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蓓;合作勘探珠江口盆地油气[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记者 夏珺;第一口水深超千米钻井获天然气千亿立方米[N];人民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冯海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扎根地质 探洋寻宝[N];广东科技报;2011年
4 记者 李军;我国第一口水深超千米钻井获天然气千亿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记者 童海华;南海发现上千亿方天然气资源[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晨澜;沉积盆地和沉积相[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陈惠玲 甲丁;踏浪中国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夏添 郑惠如 沈春华 王超;边检官兵石化员工携手基层共建[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惠玲;中国,要在南海实现找油突破[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雅洁;粤电LNG项目无近忧有远虑[N];中国电力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