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相

张金亮  
【摘要】:正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湖,深洼陷处为半深湖至深湖,砂体类型以扇三角洲和浊积岩为主。扇三角洲多形成于湖盆水进阶段,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半深湖。此类扇三角洲除了形成环境不同外,在岩性、形态和分布特点与湖底扇很相似,可分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相带。扇根主要为成层性差和分选差的砾岩、叠瓦状砾岩及具粗糙平行层理的砾状砂岩,有时可见大型交错层理,为阵发性水流沉积和辫状河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祥华;东濮凹陷渐新世早期成盐环境及古生态的探讨[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01期
2 秦延才,徐福刚,赵翠霞,张佰川;渤南油田沙三段含油体系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3期
3 刘孟慧;济阳坳陷河口地区沙三段砂岩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4 王开发;殷沫;;胜利油田沙三段原油孢粉组合与油源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3期
5 金学正;张振声;;京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地震相分析及油气聚集[J];石油学报;1986年03期
6 张金亮,寿建峰,赵澂林,袁政文;东濮凹陷沙三段的风暴沉积[J];沉积学报;1988年01期
7 国景星,戴启德,王纪祥;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段储层研究[J];西北地质;2003年03期
8 王志宏,李建明;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谢英刚,郭建华,蒋小琼,张椿华;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接触关系讨论[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6期
10 李书忠,蒲仁海,李伟,吴亚红;东吴次凹沙三段的发育特征与油气前景[J];断块油气田;2001年03期
11 周永红;东营凹陷樊家地区沙三段油气成藏特征[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2 刘宝军;;孤南洼陷沙三段物源体系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3 袁书坤;王英民;陈振岩;魏水建;刘文超;;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年03期
14 刘新刚;;曙一区沙三段隐蔽性油藏滚动勘探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2期
15 刘新刚;;曙一区沙三段隐蔽性油藏滚动勘探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3期
16 曾艳涛;文志刚;;霸县洼槽下第三系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17 卢松年,李伟民,郜建军,陈义贤,宋少英;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下第三系原油和生油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18 冯常茂,朱忠德,李相明,李建明,胡忠贵,余成林;八面河油田南区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J];河南石油;2004年06期
19 白国平,张善文;东营凹陷沙三段浊流砂体沉积模式和成藏特征(英文)[J];Petroleum Science;2004年02期
20 张政威,武楗棠,赖升华,余谦;扇体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与产能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亮;;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相[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严德天;王华;肖敦清;王家豪;廖远涛;;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3 李纯泉;刘惠民;陈红汉;;民丰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充注历史[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丛友滋;韩树桥;;沙三段磁性地层测量分析结果及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纪友亮;;东濮凹陷沙三段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岩性油气藏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纪友亮;;陆相湖盆古地形和湖盆体积与层序地层学模式[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赵卫卫;查明;杨剑萍;尹兵祥;;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沙三段砂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胡士清;杨靖;张金红;;沙三段油层水淹规律及其对蒸汽驱开发的影响[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朱日房;张林晔;李政;李钜源;王秀红;张蕾;;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三段泥页岩油气勘探前景分析[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10 韩文功;陈宏铭;刘金联;;渤南油田储层地震横向预测方法和效果[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国光;惠民凹陷西部古近系沙三段物源特征与沉积体系分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郎静;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与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杨晓敏;披覆构造混源油来源与富集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许君玉;惠民凹陷北部油气成藏动力系统与资源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万小迅;渤海歧口18-2断块油藏精细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田仲强;东辛油田营11块沙三段低渗透储层精细描述及数模——兼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魏福军;东濮凹陷刘庄地区ES_2~下段层序地层及相控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王友净;滩海地区油藏评价与水平井地质参数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范洪军;荣胜堡洼陷沙三段薄互层储层地震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旭;洼38块沙三段转换开发方式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王翊超;黄骅坳陷官15-2断块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单砂体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强;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罗薇;临7断块区沙三段沉积相与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5 杜贵嵘;黄骅坳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6 林玺;渤南油田义118块沙三段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赵玥;黄骅坳陷王官屯地区官15-2断块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威;歧北斜坡沙三段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宝龙;辽河油田齐108块沙三段油层油藏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高栋臣;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爱霞李静逸;丰14井钻探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宋晓瑞;华北油田取得一批勘探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姚剑 刘磊;胜利坨更6井开启一扇窗 难动更储量开发现曙光[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张可春 朱向前 高爱霞;油田下面找油田成为现实[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林毅 范振峰;车66区块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周宏;浅谈石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记者 汪亚萍通讯员 蒲秀刚 黄连珠;滨海地区下第三系勘探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通讯员 丛丽 韩国猛 李洪香;大港歧北斜坡21口探井部署到位[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记者 孙洪滨 通讯员 赵庆东;沉寂40年后再获高产油气流[N];东营日报;2010年
10 杨明 通讯员 杨铭人 李莹;复杂造就机遇 困难孕育希望[N];中国石油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