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周红  
【摘要】:正 沉积微相是沉积体系中反映在基本一致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的最基本的沉积单元。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每一次沉积事件中骨架相砂体的展布、演化规律,搞清地下砂体的几何形态及空间展布;利用微相展布规律、纵向演化特征,可对储层内部非均质性及其变化进行预测;此外在开发过程中,沉积微相控制油水流动规律,沉积微相的展布是预测小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对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启亮;罗顺社;刘良刚;刘海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沉积体系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2 朱筱敏;董艳蕾;胡廷惠;罗琪;王敏;杨道庆;罗家群;刘桂兰;;精细层序地层格架与地震沉积学研究——以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红;;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王保战;胡望水;谢山立;杨奇超;;下二门油田H_2Ⅲ油组储层相控确定性模拟[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3 李洪生;马艳;代亚宏;梁杨;赵春旭;;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二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4 皇海权;;下二门油田提高聚合物母液混配粘度试验研究[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5 王恺;王天波;申本科;李恩重;;王集地区多断块油气藏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6 鲜本忠;姜在兴;;断陷湖盆中下切谷的形成机理初探——以泌阳凹陷为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7 薛克亮;高姗;;泌阳凹陷古天然碱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学峰;南阳凹陷核桃园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与勘探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邓万友;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余功铭;泌阳凹陷核三下段沉积相及有利砂体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曾庆才;南阳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目标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程喆;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李胜彪;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杰;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学研究与储层地质建模[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李媛媛;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下、深层系高分辨率层序与油气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樊自立;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刘晓龙;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井楼油田北部核三段精细构造解释和目标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海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桂兰;泌阳凹陷西部地区油气成藏地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昝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刘兰;双河油田核三段Ⅲ油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胡霞;双河油田核三段Ⅱ油组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10 张驰;泌阳凹陷中部深凹区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华 胡强;河南油田泌125区二元复合驱试验投运[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通讯员 李新 记者 马启孝;污水替代清水配三采溶液[N];中国石化报;2002年
3 柴光磊 吕德群;两青年大胆质疑 魏16井“返老还童”[N];中国石化报;2000年
4 李新;河南油田推广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许峰 郑干臣;河南油田科技增储稳油硕果盈枝[N];中国石化报;2005年
6 姚亚明 陈代林 李辉 孙跃华;河南泌阳凹陷勘探有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马启孝 通讯员 利峰 松伟;高效率来自严细管理[N];中国石化报;2002年
8 方文华 胡强;泌124区注聚合物驱油效果显著[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黄云峰 倪明镜;我国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获新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4年
10 ;全面推进精细管理 全力打造上游长板[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