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超高压变质带地质特征
【摘要】:胶南超高压变质带位于鲁东和苏北,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延部分。近年来地质调查成果表明,胶南超高压高质带主体为新元古代晋宁期强变形变质侵入岩和震旦纪弱变形变质侵入岩。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古元古代荆山岩群、粉子山群呈孤岛状零星残留于新元古代岩体中。震旦纪朋河石组浅变质岩系覆盖在晋宁期岩体之上。榴辉岩体大小不等成群成带分布,偶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地质年龄表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主体时间在新元古代晋宁期800Ma左右。
|
|
|
|
1 |
惠剑宁;;萨尔哈布塔勒蓝晶石矿矿床地质特征[J];甘肃科技;2010年06期 |
2 |
董树文,王小凤,黄德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内浅变质岩片的发现及意义[J];科学通报;1996年09期 |
3 |
董树文,张勇,黄德志,王小凤,薛林家;苏北超高压变质带石桥构造窗地质特征[J];安徽地质;1996年01期 |
4 |
赵志新,徐纪人,许志琴;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俯冲折返机制探讨[J];岩石学报;2004年01期 |
5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J];山东地质;1997年02期 |
6 |
王有学,姜枚,韩国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场址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7 |
黄建平;马东升;刘聪;王辉;;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的对比性研究及成矿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
8 |
杨文采,杨午阳,金振民,程振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的地震组构[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4期 |
9 |
李桂花;朱光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波场特征及地震资料处理[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
10 |
谭克仁;略论斑岩铜矿床概念的演化及其主要地质特征[J];地质与勘探;1981年09期 |
11 |
王寿庆;;双河油田Ⅶ油组油藏地质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5年02期 |
12 |
钟启宝;盐城含藻膨胀粉质亚粘土的地质特征及工业利用初探[J];非金属矿;1986年03期 |
13 |
陈素贞;韩仲文;郭天威;;中国层控银矿床主要地质特征及分类[J];国土资源;1988年03期 |
14 |
郑关春;金素芳;;浙江和平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1991年02期 |
15 |
李民兴;;冀北石墨含矿带地质特征[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1年04期 |
16 |
刘明良;;郴州地区煤田地质特征及找煤远景区[J];湖南地质;1991年02期 |
17 |
纪壮义
,赵环金;鲁东蓬莱群时代新证[J];地层学杂志;1992年03期 |
18 |
周家志;;670铀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19 |
陈锦荣;太行山北段土岭—石湖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黄金地质;1993年04期 |
20 |
杨春林;广西马雄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J];地质与勘探;199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