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昆仑北坡克里阳剖面新生代沉积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王军  金小赤  任留东  陈炳蔚  
【摘要】:西昆仑北坡广泛出露着发育良好的新生代沉积,它们记录了大量有关西昆仑造山带在新生代时抬升的信息.本文选取了皮山县的克里阳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采自下部古新统和始新统的样品其裂变径迹具有典型的退火带内的裂变径迹特征,埋深约为2~4km;上部上新世-早更新世地层,退火程度较弱,保留较多的老的径迹年龄.最小单颗粒年龄集中在23~26Ma,反映了一次快速抬升,对应于这一地区上、下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志琴;;[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2 迟效国;李才;金巍;刘森;杨日红;;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与高原隆升[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3 梁伟超;邓刚;鲁文华;刘振涛;张佳儒;李典;李耀敏;;马尔洋地区康西瓦结合带地质特征[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4 徐锡伟;谭锡斌;吴国栋;陈建波;沈军;方伟;宋和平;;2008年于田M_S 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5 钱俊锋;肖安成;杨树锋;李平;邱玉双;孟立丰;吴磊;王亮;;南天山冲断带与帕米尔冲断带构造接触关系探讨[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6 黄华芳;王健;高林志;;塔里木地区寒武纪早期海陆格局[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7 朱治国;王晓强;刘代芹;李杰;祝意青;;2005~2009年喀什—伽师地区重力场变化与地震[J];地震研究;2011年02期
8 李红进;郑秋枫;陈延哲;;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北缘阿克莫木背斜克孜洛依组沉积特征[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金小赤;任留东;陈炳蔚;;西昆仑北坡克里阳剖面新生代沉积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有学;姜枚;熊盛青;薛典军;;西昆仑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及其深部构造含义——地震层析成像及其航磁异常证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贵宾;高锐;萧序常;;横过西昆仑——塔里木剖面碰撞造山机制数值模拟[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曲军峰;张立飞;艾永亮;李旭平;周辉;王世炎;;西昆仑西段塔什库尔干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赵民;;西昆仑的最新地质信息[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7)[C];1988年
6 李秋生;高锐;卢德源;张之英;刘文;李英康;李敬卫;范井义;熊贤明;;西昆仑—塔里木—天山深地震测深剖面[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东安;陈瑞君;;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不同地体的沉积岩特征对比及其演化[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焦生瑞;;青藏高原西北缘板块构造发展史[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9 高锐;黄东定;卢德源;钱桂华;李英康;匡朝阳;李德兴;冯如进;管烨;李秋生;;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接合带地壳细结构[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郭坤一;张传林;叶海敏;王爱国;董永观;;西昆仑中元古代长城系火山岩地球化学[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坤一;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地质组成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2 韩芳林;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匡文龙;西昆仓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司家亮;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及扩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黎敦朋;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6 钱俊锋;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海兵;阿尔金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及其走滑作用对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贡献[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林;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李世杰;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田彬;塔西南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潘家伟;西昆仑山前构造地貌特征及隆升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5 孟艳宁;青藏高原西部构造隆升的碎屑裂变径迹研究—对西昆仑山前盆地及札达盆地的剖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袁波;新疆西昆仑卡兰古、塔木铅锌矿地质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褚少雄;西昆仑及其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冯永玖;新疆西昆仑特格里曼苏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柴凤梅;塔里木地台西南缘钾镁煌斑岩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10 陈建波;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郝晓红;西昆仑小勒布隆区调项目通过野外验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陈金凤;楚红;西昆仑找矿潜力巨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3 刘成社;三大找矿区捷报频传[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奚畅波 董洪亮;为了心中的惦念[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冉家祥;昆仑关折断日最硬军刀[N];重庆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桂香;我区清真医用骨明胶亮相乌洽会[N];喀什日报(汉);2008年
7 记者 万明秀;西北:整装勘查进行时[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李华;西昆仑塔什库尔铁矿带初露端倪[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特约记者 曹菲 本报记者 于莘明;杨经绥:干地质因为我喜欢[N];科技日报;2005年
10 单之蔷;中原——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N];河南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