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仲和,安昌强,陈立华,仇志荣;中国大陆和边缘海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J];地震学报;1986年03期 |
2 |
朱文耀,程宗颐,姜国俊;利用GPS技术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初步结果[J];天文学进展;1997年04期 |
3 |
侯海峰,刁守中,华爱军;由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分析中国大陆1~3年地震大形势[J];华北地震科学;2002年03期 |
4 |
任雪梅,马禾青,陈春梅;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近源区的相继发震特征与预测[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3期 |
5 |
吴永加;张永仙;尹祥础;;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25次6.8级以上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J];地震;2006年02期 |
6 |
李廷栋;;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J];中国地质;2006年04期 |
7 |
刘吉夫;陈颙;史培军;陈晋;;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析模型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8 |
蒋锋云;张晓亮;张希;王双绪;;2004-2007年中国大陆GPS水平运动场和汶川大震[J];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04期 |
9 |
刘桂萍;;关于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发展的几点思考[J];地震;2010年01期 |
10 |
田少柏,张文冕,杨立明;中国大陆大震临震预报概率计算[J];西北地震学报;1993年04期 |
11 |
;中国大陆向东移动[J];地图;1998年03期 |
12 |
赖锡安!中国武汉430071,徐菊生!中国武汉430071,卓力格图!中国武汉430071,刘经南!中国武汉430079,施闯!中国武汉430079,姜卫平!中国武汉430079;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块体现今运动的基本特征[J];中国地震;2000年03期 |
13 |
楚全芝;邓志辉;杨竹转;;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特点及其在地震危险性预测中的作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
14 |
马宏生;邵志刚;周龙泉;蒋长胜;;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状态分析[J];地震;2008年03期 |
15 |
管玉艺;关于中国大陆强震的短期预报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03期 |
16 |
薄景山,廖振鹏;中国大陆强震活动规律及模拟研究评述[J];世界地震工程;1996年02期 |
17 |
焦明若,张国民,车时,刘杰;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数值计算及其在地震活动性解释上的应用[J];地震学报;1999年02期 |
18 |
张东宁,许忠淮;中国大陆岩石层动力学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J];地震学报;1999年02期 |
19 |
林怀存,李霞,苏鸾声,刘希强;中国大陆M≥7(3/4)地震活动的特点及趋势分析[J];地震;2002年03期 |
20 |
许志琴,杨经绥,张泽明,刘福来,杨文采,金振民,王汝成,罗立强,黄力,董海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终孔及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