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义敦岛弧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汞、银、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摘要】:义敦岛弧带火山岩有四种构造-岩浆类型:板内张裂型火山岩、弧火山岩、过渡型火山岩和洋脊型火山岩。义敦岛弧的发育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弧期、主弧期和弧后期。它经历了挤压(隆升)—拉张(断陷)交替更迭的复杂发育历史,形成典型的沟-弧-盆体系,自东而西可鉴别出弧前区—外弧—弧间裂谷—内弧—弧后盆地诸次级构造单元。伴随着义敦岛弧的构造-岩浆演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和矿化,并构成了一个Hg、Ag、Au多金属成矿系列。Cu-Au矿化与义敦地区的张裂密切相关,它们形成于堑-垒裂谷系内,裂谷为Cu-Au提供沉积场所和深海环境。矿化产于板内张裂型玄武岩内。玄武岩做为矿源层提供Cu质。"黑矿"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Zn-Pb-Cu-Ag)形成于岛弧裂谷阶段而非消减造弧的钙碱性火山活动阶段(如内弧、外弧),产于深水的火山环境。其成矿带可能受岛弧裂谷带控制,矿群(田)和矿床可能分别受断陷盆地及其内部的次级封闭—半封闭小盆地控制。汞矿形成于晚期造弧钙碱性火山活动阶段(内弧),产于浅水的火山环境。矿床赋存于流纹岩、流纹质火山岩及其与碳酸盐岩的层间滑动带内。义敦岛弧的连续演化导致Cu-Au—Zn-Pb-Cu-Ag—Hg依次矿化。
|
|
|
|
1 |
黄朋;李安春;蒋恒毅;;冲绳海槽北、中段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6年06期 |
2 |
尹志刚;张跃龙;杨晓平;赵寒冬;韩振哲;;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岩浆演化[J];世界地质;2006年02期 |
3 |
黄朋;李安春;付永涛;肖尚斌;;冲绳海槽火山岩同位素特征及铀系组分法测年[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4 |
陈孝德,史兰斌;五台-太行辉绿岩岩墙群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83年16期 |
5 |
J.J.Mahoney
,金志云;同期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熔岩的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
6 |
刘建昌;洪冕;;岩浆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分配及模拟计算——以某地英闪质火成岩体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7 |
夏林圻;张诚;;论桐庐中生代火山岩岩浆演化[J];岩石学报;1989年04期 |
8 |
干国梁,陈志雄;岩浆演化及含矿岩浆分异过程中锡钨富集因素的统计分析——以广西都庞岭地区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9 |
樊祺诚;隋建立;王团华;李霓;孙谦;;长白山天池火山粗面玄武岩的喷发历史与演化[J];岩石学报;2006年06期 |
10 |
彭惠娟;汪雄武;唐菊兴;王登红;秦志鹏;侯林;周云;;石英阴极发光在火成岩研究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10年02期 |
11 |
姚华舟;;义敦岛弧带多旋回演化的基本轮廓[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12 |
胡承绮,陈玮平;广西涠洲岛晚更新世碱性橄榄玄武岩和玻基辉橄岩[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
13 |
刘成龙;;辽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磁铁矿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国土资源;1987年02期 |
14 |
陈云钊;;闽西北前寒武系火山岩建造基本特征[J];福建地质;1987年04期 |
15 |
梅勇文;;江西西华山花岗岩的演化与脉钨矿床的成矿关系[J];岩石学报;1987年04期 |
16 |
夏林圻;岩浆包裹体化学成分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8年01期 |
17 |
马润则;;四川米易县安宁村含矿层状侵入体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物岩石;1990年01期 |
18 |
孙景贵;辽西元古宙旧庙基性杂岩的演化及地球动力学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年02期 |
19 |
王强,邱家骧,王人镜;大别造山带核部典型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演化的p-T轨迹[J];矿物岩石;1999年04期 |
20 |
赵支刚,刘俊思,杨大宏,何端臣,杨铸生,葛茂先;四川攀西地区铂族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J];四川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