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属 Dicerogondolella(gen.nov.)以器官组合分类为基础,为目前发现于二叠系的具分叉齿脊的舟牙形石类而建立。其个体形态以齿台一侧或两侧后侧角具短叉脊和齿叶, 齿台后缘呈三角状或截切状区别于其它牙形石。新属器官由四种分子(Sc,Sb,Sa,S,Da,Db, Dc,)或三种分子(Sb,Sa,S,Da,Db)组成对称系列,各种分子的组成比例为“2:0.5:0.5: 1:0.5:0.5:2”或“2:1:1:1:2”。地层中各种组成一个演化序列,在器官对称性、齿台轮廓与装饰和基腔特征等方面呈连续演变。对基坑两侧生长线的观察表明新属标本仅在中—晚期生长阶段才形成齿叶和叉脊,而幼年体形态与其它舟牙形类相同。文内描述两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修定二个形态种。
|
|
|
|
1 |
姜怀诚,安泰庠;四川东南部奥陶纪牙形石生物地层[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5年01期 |
2 |
周明镇;;介绍牙形原索动物[J];化石;1974年02期 |
3 |
丁梅华,李耀泉;陕西宁强地区志留纪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4 |
崔智林,于在平;秦岭核桃坝石炭纪牙形石及其生物相[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5 |
龚一鸣,司远兰,徐光辉,李保华;晚泥盆世牙形石动物卵细胞的三维保存[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6 |
张舜新,郭小强;早三叠世牙形石与沉积环境及其它门类化石关系的数理统计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1年03期 |
7 |
梅仕龙,Charles M. Henderson;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J];古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
8 |
毛家仁;贵州北部中奥陶统的牙形石[J];贵州地质;1987年04期 |
9 |
陈笑媛,彭茂华,金才生;贵州沿河土地坳下奥陶统牙形石[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年03期 |
10 |
赖旭龙,张克信;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态新模式[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1 |
陈笑媛;沿河土地坳中奥陶统牙形石生物地层[J];贵州地质;1994年03期 |
12 |
崔智林,梅志超;祁连山中寒武世牙形石动物群、古生态和板块构造[J];古生物学报;1997年01期 |
13 |
张建东,朱志新;库山河组牙形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新疆地质;2004年02期 |
14 |
杨守仁,孙存礼;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地区二叠—三叠纪牙形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5 |
张丽丽,张宁,夏文臣;鄂西恩施猫儿山二叠纪茅口组的牙形石[J];现代地质;2004年03期 |
16 |
纪占胜,姚建新,金小赤,杨湘宁,王义昭,杨海林,武桂春;云南西部保山地块二叠纪牙形石[J];地质学报;2004年06期 |
17 |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J];古地理学报;2001年03期 |
18 |
赵治信,黄智斌,杜品德,张桂芝,肖继南,谭泽金;新疆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牙形石新种[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19 |
王元顺;;石油、天然气的监测员——牙形石[J];化石;1984年03期 |
20 |
张志明;张景华;;一个新牙形石齿串(cluster)的发现及其功能分析[J];地质论评;198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