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田树刚  
【摘要】:新属 Dicerogondolella(gen.nov.)以器官组合分类为基础,为目前发现于二叠系的具分叉齿脊的舟牙形石类而建立。其个体形态以齿台一侧或两侧后侧角具短叉脊和齿叶, 齿台后缘呈三角状或截切状区别于其它牙形石。新属器官由四种分子(Sc,Sb,Sa,S,Da,Db, Dc,)或三种分子(Sb,Sa,S,Da,Db)组成对称系列,各种分子的组成比例为“2:0.5:0.5: 1:0.5:0.5:2”或“2:1:1:1:2”。地层中各种组成一个演化序列,在器官对称性、齿台轮廓与装饰和基腔特征等方面呈连续演变。对基坑两侧生长线的观察表明新属标本仅在中—晚期生长阶段才形成齿叶和叉脊,而幼年体形态与其它舟牙形类相同。文内描述两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修定二个形态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怀诚,安泰庠;四川东南部奥陶纪牙形石生物地层[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5年01期
2 周明镇;;介绍牙形原索动物[J];化石;1974年02期
3 丁梅华,李耀泉;陕西宁强地区志留纪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4 崔智林,于在平;秦岭核桃坝石炭纪牙形石及其生物相[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5 龚一鸣,司远兰,徐光辉,李保华;晚泥盆世牙形石动物卵细胞的三维保存[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张舜新,郭小强;早三叠世牙形石与沉积环境及其它门类化石关系的数理统计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1年03期
7 梅仕龙,Charles M. Henderson;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J];古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8 毛家仁;贵州北部中奥陶统的牙形石[J];贵州地质;1987年04期
9 陈笑媛,彭茂华,金才生;贵州沿河土地坳下奥陶统牙形石[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年03期
10 赖旭龙,张克信;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态新模式[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1 陈笑媛;沿河土地坳中奥陶统牙形石生物地层[J];贵州地质;1994年03期
12 崔智林,梅志超;祁连山中寒武世牙形石动物群、古生态和板块构造[J];古生物学报;1997年01期
13 张建东,朱志新;库山河组牙形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新疆地质;2004年02期
14 杨守仁,孙存礼;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地区二叠—三叠纪牙形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15 张丽丽,张宁,夏文臣;鄂西恩施猫儿山二叠纪茅口组的牙形石[J];现代地质;2004年03期
16 纪占胜,姚建新,金小赤,杨湘宁,王义昭,杨海林,武桂春;云南西部保山地块二叠纪牙形石[J];地质学报;2004年06期
17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J];古地理学报;2001年03期
18 赵治信,黄智斌,杜品德,张桂芝,肖继南,谭泽金;新疆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牙形石新种[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19 王元顺;;石油、天然气的监测员——牙形石[J];化石;1984年03期
20 张志明;张景华;;一个新牙形石齿串(cluster)的发现及其功能分析[J];地质论评;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树刚;;一个牙形石新属Dicerogondolella(gen.nov.)[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3)[C];1992年
2 田树刚;;牙形石Neogondolella,Hindeodus和Isarcicella属的演化[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四辑)[C];1994年
3 夏菁;白志强;王今飞;;基于数字图像中心骨架的牙形石自动识别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来时;袁鹏;陈建波;周炼;胡兆初;;浙江长兴煤山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牙形石微量元素微区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喻洪津;;藏北申扎地区中—晚志留世牙形石生物地层[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3年
6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饶荣标;黄盛碧;;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8)——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三)[C];1983年
8 王瑾;周炼;胡兆初;赵来时;张海强;陈孝红;李志红;;三峡地区二叠纪牙形石的U-Th-Pb年龄及古海水信息[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黄金元;张克信;张启跃;吕涛;周长勇;胡世学;;云南罗平生物群中Nicoraella牙形石多分子器官[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松银;;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的一些牙形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建新;二叠—三叠纪牙形石生物相生物更替和相关界线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0年
2 张宁;广西板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系放射虫演化及其对全球事件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3 江海水;华南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4 孙冬英;广西二叠纪深海硅质岩系中Guadalupian-Lopingian界线的确定及其全球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5 纪占胜;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6 张莉莉;中国长足虻亚科系统分类研究(双翅目:长足虻科)[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明;中国东北中生代象甲和花蚤化石研究(昆虫纲:鞘翅目:象甲总科,花蚤科)[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经贤;中国瘤姬蜂亚科分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义平;中国茧蜂亚科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秦道正;中国小绿叶蝉族分类研究(同翅目:叶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瑞;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吴俊;广西上二叠统放射虫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3 陈健文;广西瘿螨分类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李连梅;中生代哈格鸣螽化石研究(直翅目:哈格鸣螽科)[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太平;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膜翅目广腰亚目化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晨曦;中国东北中生代膜翅目长腹细蜂科化石研究(昆虫纲:膜翅目)[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美霞;中国北方中生代兼翅总目昆虫化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顾俊杰;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哈格鸣螽化石分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谢满超;广西瘿螨分类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吴琼;中国蝇茧蜂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膜翅目:茧蜂科)[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强;兰州发现新属恐龙,吃植物牙齿“无龙可比”[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蕾;足踏远古峰原 挥洒壮志豪情[N];光明日报;2006年
3 邹震 程宏钧;新疆发现早期哺乳动物化石新属[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记者陈敬农;中华恐龙园飞来“吉祥鸟”[N];科技日报;2002年
5 李忠将;关岭生物群化石是古海洋生态系统全面恢复标志[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马扬 李晓玲;中国首次发现早期哺乳动物“准噶尔兽”化石[N];福建科技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尤莼洁林环 梁建刚;“人机”冒险记[N];解放日报;2007年
8 方旭 霍红;沈师大动物学科科研论文世界居前[N];沈阳日报;2007年
9 ;辽西发现第二只“最古老的鸟”[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罗静;鸟类起源又有新发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