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元宝;;虎家尖银金矿构造与矿化的富集关系[J];铜业工程;2007年04期 |
2 |
李潮洋;赵少亭;;云盖山煤矿二_1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州煤炭;2009年06期 |
3 |
戴元裕;变质岩层构造形变的野外调查与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9年11期 |
4 |
刘如琦,游振东,索书田,马杏垣;河南嵩山前震旦岩群的变形变质史[J];中国科学A辑;1980年03期 |
5 |
杨学祥,陈殿友;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3期 |
6 |
James W.Head,尹延鸿;金星历史的构造形变层序: 来自全球地层关系的证据[J];海洋地质动态;1998年07期 |
7 |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苏根利,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高温高压下二辉橄榄岩的阻抗谱实验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8 |
陈鑫连,刘序俨;美国地壳形变测量的未来战略——《构造形变测量》简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3年02期 |
9 |
李建中;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构造形变[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6年03期 |
10 |
王希斌,鲍佩声;中国大陆造山带中地幔橄榄岩体的熔融残余类型及其构造形变[J];地球学报;1990年01期 |
11 |
李金铭;;有关上地幔二辉橄榄岩问题的讨论[J];西北地质;1986年06期 |
12 |
刘序俨,林继华,王志鹏,邵占英,李延兴,胡新康;福建沿海地壳运动与GPS测量结果初步分析[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年03期 |
13 |
吴友林,林舸,范蔚茗,郭峰;宁远-道县地区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初步研究[J];湖南地质;1995年04期 |
14 |
潘明宝,张庆龙,卢华复,陈火根,陈守矩,朱士鹏;江苏东海芝麻坊石榴二辉橄榄岩中金刚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
15 |
付学明
,郭原生;白家咀子含镍超基性岩体中镍的分布状态及含矿(Ni)性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6 |
王浩清,陈家治;巢湖地区中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7 |
汪品先;亚洲形变与全球变冷──—探索气候与构造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1998年03期 |
18 |
M.Loubet;C.J.Allègre;王建斌;诸大建;;造山二辉橄榄岩中的微量元素揭示了上地幔的复杂历史[J];地球与环境;1984年03期 |
19 |
潘侊;李金铭;;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二辉橄榄岩团块的组构特征[J];西北地质科学;1982年01期 |
20 |
潘侊;李金铭;;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二辉橄榄岩团块的组构特征[J];西北地质科学;198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