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北地区石炭系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在赣西北地区石炭纪沉积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中取得如下新进展.1.上石炭统原黄龙组顶部首次:采获船山组标准化石,(竹蜓)Eoparafusulina sp.,证实了本区有晚石炭世马平期沉积—船山组的存在。2.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发现牙形刺:Idiognathoides sinuatus-Idiognathodus delicatus动物群及(竹蜓)类:Verella cf.prolixa,Ozawainella pseudorhomboidalis等,为白云岩段时代归属威宁期提供了化石依据。3.作者认为本区黄龙组底部零至三十余米的一套碎屑岩主要为石炭纪威宁期始时海侵初期的滨海相或浅海滞留沉积,与其上白云岩为连续沉积。
|
|
|
|
1 |
杨敬之
,徐珊红;石炭系上、下统分界研究概况与展望[J];地层学杂志;1986年04期 |
2 |
应中锷;苏皖地区石炭纪牙形剌[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7年02期 |
3 |
卫平生;谭开俊;魏郑铁;;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5期 |
4 |
唐建明;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J];矿物岩石;2002年01期 |
5 |
郭俊锋,李勇,裴先治,苏春乾,杨志华,丁仨平;西秦岭礼县鲁班石一带石炭纪牙形刺新资料[J];地质通报;2003年07期 |
6 |
施明兴;高贵荣;;江西于都银坑矿田银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6年02期 |
7 |
冯少南;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J];地层学杂志;1984年01期 |
8 |
蒋凌志,顾家裕;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石炭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替沉积的沉积环境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1期 |
9 |
周晓东;孙春林;彭玉鲸;;兴蒙—吉黑造山带C/P界线参考剖面[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1期 |
10 |
杨斌;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中统海相地层的生油问题[J];新疆石油地质;1982年03期 |
11 |
冯乾文;郑光华;张晓帆;陈川;;塔城盆地石炭系基底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2 |
;石炭系黑尖山组更名为乌图美仁组[J];地层学杂志;1994年04期 |
13 |
朱相水,林联盛,胡忠;江西上高龙潭期牙形刺的发现——兼论Galowayinela的时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4 |
索孝东;李凤霞;;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地质结构与火山岩分布[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4期 |
15 |
张儒佳;柳春云;郭峰;;塔里木盆地巴什托区石炭系沉积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1期 |
16 |
谢志清,周立发;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充填型式分析[J];西北地质;2001年02期 |
17 |
熊剑飞;华南泥盆—石炭系的分界与对比[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年04期 |
18 |
郭俊锋,李勇,裴先治,丁仨平,苏春乾,王瑶培,韩会平;西秦岭杨河—固城—带原“泥盆系”中发现早石炭世化石[J];地质论评;2003年06期 |
19 |
符俊辉,于芬玲;贺兰山北段呼鲁斯太石炭纪羊虎沟组的牙形刺[J];古生物学报;1998年04期 |
20 |
王志浩,张遴信,祁玉平;我国石炭系滑石板阶标准剖面的牙形刺[J];古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