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变
【摘要】:正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是我国南方该段地层著名剖面之一。对其深入研究,将对二叠系和三叠系界线的确定及对地质历史发展的认识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沉积岩石学、化石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及古生态学等方面对该剖面的沉积特征、环境演变以及与生物群更替之关系进行探讨。文中菊石、放射虫和孢粉生物化石分别由盛怀斌、刘桂芳、王乃文和曲立范鉴定;韩国舜承担岩石薄片照相;李红、康育民清绘图件,在此一并表示深切谢意。
|
|
|
|
1 |
武桂春,姚建新,纪占胜;鲁西地区寒武纪原始真牙形石分类方案的探讨[J];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
2 |
纪占胜,姚建新,金小赤,杨湘宁,王义昭,杨海林,武桂春;云南西部保山地块二叠纪牙形石[J];地质学报;2004年06期 |
3 |
杜品德;赵治信;黄智斌;谭泽金;王超;杨芝林;张桂芝;肖继南;;牙形石HistiodellaHass四个种的讨论及地层对比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
4 |
郭伟,董熙平,曾筱淳,赵乐;最早真牙形石分子的比较组织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5 |
郭伟,董熙平,曾筱淳,赵乐;辽宁晚寒武世一些原始真牙形石的组织学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
6 |
董熙平;;一些原牙形石、副牙形石和最早的真牙形石的组织学和比较组织学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7年02期 |
7 |
武桂春;姚建新;纪占胜;王立亭;;贵州青岩剖面青岩阶上部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
8 |
郭伟;何顺利;赵宗举;谭泽金;;新疆却尔却克剖面白云岗组牙形石[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2期 |
9 |
丁梅华
,褚燕;数理统计方法在牙形石研究中的应用简介[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3期 |
10 |
邱洪荣;大兴县发现下马家沟组牙形石[J];中国地质;1984年12期 |
11 |
安太庠;张安泰;徐建民;;陕西耀县、富平奥陶系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J];地质学报;1985年02期 |
12 |
周希云;贵州志留纪牙形石的分布与沉积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J];贵州地质;1986年04期 |
13 |
毛家仁;贵州北部中奥陶统的牙形石[J];贵州地质;1987年04期 |
14 |
毛家仁;;贵州北部桐梓组底部的牙形石[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15 |
王钢;贵州奥陶系牙形石序列[J];贵州地质;1990年04期 |
16 |
黎观城;;西秦岭西汉水群中的牙形石及其地层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7 |
张舜新,郭小强;早三叠世牙形石与沉积环境及其它门类化石关系的数理统计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1年03期 |
18 |
姚建新;李子舜;詹立培;郝维城;;华南和喜马拉雅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生物相和生物分区[J];地质学报;1993年04期 |
19 |
梅仕龙,金玉玕;四川宣汉渡口二叠纪“孤峰组”牙形石序列及其全球对比意义[J];古生物学报;1994年01期 |
20 |
安泰庠,梅仕龙;试论寒武纪牙形石演化[J];古生物学报;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