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 小壳动物化石的研究

钱逸  尹恭正  
【摘要】:正1979年至1981年的三年中,王砚耕和笔者之一尹恭正等在贵州先后踏勘、测制了织金戈仲伍、五指山、打麻场,清镇桃子冲、阿坝寨、落夯,开阳中心,习水大岩,台江五河,镇远城南,印江木黄锅厂,松桃乌乐杨立掌,三都城郊和剑河南明等十四条震旦系一寒武系跨界地层剖面(图1),并系统地采集了标本。经室内化学处理,发现在贵州中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立勋;我国发现早寒武世奇特“皮鱼”形动物化石──“西大动物”[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2 田望学,潘龙克,江林生;早寒武世早期“鄂中古岛”异议[J];湖北地矿;2001年04期
3 余汶;我国扬子区早寒武世最早期软体动物群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3年17期
4 杨卫东,漆亮,鲁晓莺;滇东早寒武世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年04期
5 张鸿昌;新疆早寒武世磷矿前景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5年01期
6 秦琴;彭进;傅晓平;达扬;;贵州黔东世(早寒武世)杷榔组Changaspis Lee in Chien,1961的再研究[J];古生物学报;2010年02期
7 李勇;四川秀山早寒武世高肌虫新材料[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8 陈宏达;;某地早寒武世初期含磷地层中铀与磷的关系[J];铀矿地质;1979年05期
9 段艳红;;早寒武世高肌虫的繁殖策略[J];生物进化;2015年03期
10 阿成业,王毅智,任晋祁,保光谱;东昆仑地区万保沟群的解体及早寒武世地层的新发现[J];中国地质;2003年02期
11 杨瑞东,赵元龙,郭庆军;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藻类及其环境意义[J];古生物学报;1999年S1期
12 劳可通;;花垣县李梅地区早寒武世清虚洞期碳酸盐岩中的风暴沉积[J];湖南地质;1989年03期
13 王正端;;扬子地台西区早寒武世成磷远景区划成果通过评议验收[J];云南地质;1984年01期
14 蒋志文;中国早寒武世高肌虫的最新研究——评介《A Monograph of Bradorrid Arthropod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Southwest China》[J];古生物学报;2003年02期
15 赵靖舟,肖兵;新疆乌什早寒武世高肌虫的新发现[J];科学通报;1986年05期
16 徐晓春;王文俊;熊亚平;褚平利;房海波;赵丽丽;;安徽石台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年02期
17 唐良栋;云南东部早寒武世沉积相古地理[J];云南地质;1994年03期
18 饶克敏;陈昭国;;四川盆地早寒武世地层——一个油气勘探的新领域[J];矿物岩石;1988年01期
19 孙萍;缺氧是引起中—早寒武世(波托米阶)灭绝事件的原因[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8期
20 刘怀仁;;扬子区早寒武世磷块岩沉积相及古地理[J];四川地质学报;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钱逸;尹恭正;;贵州早寒武世早期 小壳动物化石的研究[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三辑)[C];1984年
2 何原相;杨暹和;;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的腔肠动物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C];1986年
3 周本和;;皖北早寒武世介形虫的发现及其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5年
4 吴疆;张智礼;李慧莉;;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微体化石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5 舒德干;;“寒武大爆发”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发现早寒武世脊椎动物及其始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陈润业;;陕西西乡早寒武世高肌虫[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七辑)[C];1999年
7 刘云焕;李勇;;陕南早寒武世生物化石辐射对称分类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冯伟民;;早寒武世软体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胡杰;袁训来;肖书海;周传明;陈哲;;早寒武世特异保存的大型海绵化石库的发现[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胡杰;袁训来;肖书海;周传明;陈哲;;早寒武世特异保存的大型海绵化石库的发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1 冯伟民;;早寒武世软体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2 周鹏;陈孝红;王传尚;李志宏;;长江三峡东部震旦纪管状动物化石新材料[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3 陈孟莪;陈忆元;钱逸;;峡东区震旦系—寒武系底部的管状动物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14 殷宗军;;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七十: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专题七十一:地质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专题七十二:地球生物学[C];2020年
15 李富玉;;饶南雾霖山组发现含Shouchangoceras的动物化石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6 李富玉;;饶南雾霖山组发现含Shouchangoceras的动物化石群[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7 李富玉;;饶南雾霖山组发现含Shouchangoceras的动物化石群[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8 洪友崇;周英明;;河北迁安晚更新世软体动物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5年
19 黄宝玉;冯伟民;;江苏北部第四纪淡水软体动物化石[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20 黄宝玉;郭书元;;从软体动物化石讨论泥河湾地层划分、时代及岩相古地理[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兆彬;浙西早寒武世地震事件沉积特征与地质意义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2 姚春彦;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晚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地层地球化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王瀚;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20年
4 张磊;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杨恩林;新疆库鲁克塔格—北山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成矿元素富集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张志飞;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腕足动物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陈兰;湘黔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傅东静;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节肢动物合瓣虾与等刺虫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俊鹏;中上扬子早寒武世海相泥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条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10 韩善楚;华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生物—热水—海水三元叠合成矿作用及其差异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魏怀瑞;贵州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热(液)水沉积特征及热水生物群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彭进;贵州早寒武世杷榔动物群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5年
3 王成;中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段雄;上扬子地区早寒武世及早三叠世巨鲕灰岩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焦国祥;云南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海绵动物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王妍;澄江化石库中的海葵动物[D];西北大学;2010年
7 韩美玲;黔北地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
8 陈艳霞;云南省曲靖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展新忠;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新疆大学;2010年
10 杨潇潇;华南晚成冰世-早寒武世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20年
11 王鹏举;贵州铜仁地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指示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
12 熊亚平;安徽石台早寒武世黑色岩系沉积地球化学及含矿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3 资金平;四川盆地新元古代裂谷作用及伸展断陷三维数值模拟[D];南京大学;2017年
14 张志飞;澄江动物群腕足动物[D];西北大学;2003年
15 徐倩;新疆阿勒泰锡泊渡额尔齐斯构造带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16年
16 赵凯强;祁连山寒武纪岩相古地理[D];长安大学;2016年
17 陈笑寒;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节肢动物原虾的再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8 周巍;九瑞矿集区志留纪西坑组疑源类化石、碎屑锆石年代学和沉积相的研究及其地层意义[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张勇;科学家发现五亿多年前共生蠕形动物[N];光明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陆成宽;早寒武世节肢动物已有“母爱”[N];科技日报;2017年
3 记者 马霞;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获世界纪录认证[N];民族日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见习记者 王雯静 本报通讯员 张琳;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这里曾是一片动物的天堂[N];光明日报;2021年
5 记者 刘红红;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中国龙馆评审会召开[N];民族日报;2021年
6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兰天;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获“世界纪录认证”[N];甘肃日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沈春蕾;解密6亿年前带圈圈的动物化石[N];中国科学报;2020年
8 柯讯;中科院发现最古老的原始动物化石[N];中国科学报;2015年
9 记者 杨晓飞 尕藏嘉;合作地区发现2500万年前远古动物化石[N];甘南日报(汉文版);2020年
10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袁世杰;我国首次发现舌骨保存完好的哺乳型动物化石[N];光明日报;2019年
11 李壮;和政县全力打造古动物化石金字招牌[N];民族日报;2018年
12 马俊平 李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和开发利用[N];民族日报;2015年
13 记者 幸福;我州着力打造古动物化石地质走廊[N];民族日报;2013年
14 本报记者 邹海林;和政:打造古动物化石文化品牌[N];甘肃日报;2014年
15 记者 马霞 刘红红;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产地保护研讨会召开[N];民族日报;2014年
16 记者 施秀萍;我省百余件古动物化石将亮相台湾[N];甘肃日报;2012年
17 记者 刘刚林;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国际研讨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暨筹备工作动员会召开[N];民族日报;2013年
18 记者 尹始学 赵怀斌 马琼洁 杨金岳;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召开[N];民族日报;2013年
19 记者 王朝霞 邹海林;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开馆[N];甘肃日报;2003年
20 本报记者 王聪 刘剑琴;打响和政古动物化石国际品牌[N];民主协商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