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昆仑中段东西大滩花岗岩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探讨

柴耀楚  冯秉贵  杨经绥  
【摘要】:正一九八○年笔者参加了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第一分队工作,沿青藏公路在格尔木至不冻泉一线开展地质调查,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是在野外成果初步整理的基础上,对东西大滩花岗岩带的基本特征作一概略描述,并尝试探讨岩带的成因机制及与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戚学祥;吴才来;李海兵;;北阿尔金喀孜萨依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5年03期
2 孔庆先;;含褐钇钶矿花岗岩中钾长石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J];地质论评;1964年04期
3 董方浏;侯增谦;高永丰;曾普胜;蒋成兴;;滇西腾冲新生代花岗岩: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6年04期
4 王涛;王晓霞;田伟;张成立;李伍平;李舢;;北秦岭古生代花岗岩组合、岩浆时空演变及其对造山作用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7期
5 姚振凯;朱蓉斌;;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带铀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J];湖南地质;1991年01期
6 吴才来;陈安泽;高前明;郑元;郜源红;雷敏;秦海鹏;;东北伊春地区桃山古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J];地质学报;2010年09期
7 彭松柏,付建明,刘云华;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中A型紫苏花岗岩、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意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10期
8 冯晔;廖六根;黄俊平;徐平;;西藏日土县拉热拉新花岗岩体特征及构造环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莫宣学;罗照华;邓晋福;喻学惠;刘成东;谌宏伟;袁万明;刘云华;;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10 S.Suensilpong;P.Putthapiban;N.Mantagit;王志泰;;含锡花岗岩的某些特征及其与构造条件的关系[J];云南地质;1982年02期
11 朱红,崔军文,武长得,邓宗策,冯晓枫;东昆仑西大滩混合岩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初探[J];地球学报;1990年02期
12 郝太平;青海东部过马营-同仁花岗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青海国土经略;1992年02期
13 翟明国,李永刚,郭敬辉,张雯华,阎月华;晋冀内蒙交界地区麻粒岩地体中两条花岗岩带及其对早前寒武纪地壳生长的意义[J];岩石学报;1996年02期
14 南卓铜,高泽深,李述训,吴通华;近30年来青藏高原西大滩多年冻土变化[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15 于文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花岗岩类的成因讨论[J];青海国土经略;1981年02期
16 张为鹂;;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石英-水系列相图及分异指数等在滇西花岗岩及其锡矿化研究中的应用[J];云南地质;1988年01期
17 朱志直,赵民,施立新;东昆仑南缘西大滩混杂堆积[J];地球学报;1984年03期
18 莫柱荪;;地质填图与花岗岩研究[J];地质通报;1987年03期
19 皇翠兰,蒲健辰;西大滩煤矿冰川区冰川冰、雪和河水的阳离子特征[J];冰川冻土;1995年03期
20 季绍新,余根峰,邢文臣;试论青藏高原岩浆活动史及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耀楚;冯秉贵;杨经绥;;东昆仑中段东西大滩花岗岩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探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5)——岩石、构造地质[C];1983年
2 吴福元;李献华;杨进辉;郑永飞;;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8年
3 张旗;王焰;金惟俊;王元龙;李承东;熊小林;;早中生代的华北北部山脉:来自花岗岩的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旗;王焰;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廖名扬;陶琰;朱飞霖;李玉帮;;西藏昌都酉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合群;李文明;杨建国;李英;赵国斌;;内蒙盘陀山-鹰嘴红山含钨花岗岩带形成时代及源区示踪[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旗;金惟俊;李承东;王元龙;;三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陈吉琛;陈良忠;林文信;;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单元-序列的划分及其意义[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9 邱元正;;东昆仑山北坡(格尔木—西大滩)的水文地质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10 彭松柏;金振民;付建明;刘云华;;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中超高温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荣;江西中—南部加里东期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D];南京大学;2011年
2 赵庆英;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郭春丽;赣南崇义—上犹地区与成矿有关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及对南岭地区中生代成矿花岗岩的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4 田黎萍;阿尔金山南缘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与成矿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周国发;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带及找矿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秦海鹏;北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关系[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秦江锋;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类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背景[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勇;湘南骑田岭—道县地区燕山期花岗质岩浆的壳—幔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9 祁昌实;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及其在华南古元古代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唐立梅;海南岛中生代两期构造伸展作用的岩浆记录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峰;广西花山主体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及铀矿化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何猛;江西省会昌县杨叶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孙挪亚;冈底斯西段仲巴地区始新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武将伟;内蒙古东乌旗敖包特石炭纪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大地构造演化讨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陈国超;东昆仑南缘印支期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11年
6 姚正红;广东始兴南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与钨锡多金属矿成矿关系[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7 李平;中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对天山洋陆转换时限的制约[D];长安大学;2011年
8 朱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晚中生代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必任;内蒙古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岩浆与矿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江胜国;山东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勇忠 通讯员 梅生虎;野菇飘香西大滩[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2 周一青;西大滩战略装车点启用[N];宁夏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平;风景这边独好[N];武威日报;2008年
4 本刊记者 乔文武 王迎春;花岗岩带活浑源一方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记者 张敏霞;西大滩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N];格尔木日报;2010年
6 史素云 本报记者 李韦;创新的力量[N];中国煤炭报;2006年
7 车才华许琛;西大滩乡新思路催生新变化[N];武威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魏萍 申东;西大滩上的“神话”[N];宁夏日报;2006年
9 朵俊庆;北京:拳拳爱心奉献西大滩[N];武威日报;2007年
10 徐立峰;加快人饮工程筹建进度 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困难[N];武威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