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新华;英基丰;张连昌;张玉涛;;大兴安岭晚中生代火山岩成因与古老地块物质贡献:锆石U-Pb年龄及多元同位素制约[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2 |
徐志刚;盛继福;孙善平;;关于“橄榄玄粗岩系列(组合)”特征及某些问题的讨论[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3 |
吕志成,段国正,郝立波,李殿超,潘军,吴丰昌;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
4 |
徐公愉;;大兴安岭的大陆火山岩及其矿化作用[J];地质通报;1983年03期 |
5 |
郑济林;括苍山中生代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及地壳热状态[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9年02期 |
6 |
张宏,马俊孝,权恒,金成洙;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J];贵金属地质;1999年01期 |
7 |
王松产;C·库隆;;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成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5年02期 |
8 |
郑济林;王中杰;毛建仁;;溧阳中生代火山岩化学变异及成因意义[J];江苏地质;1992年Z1期 |
9 |
陈满,聂朝晖,王献忠,梁海军,宋丙剑;上黑龙江断陷火山岩特征及岩金找矿方向[J];黄金地质;2002年04期 |
10 |
赵海滨,莫宣学,任院生,韩振哲,尹志刚,李尚林;大兴安岭北端阿乌尼地区中生代杂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J];地质通报;2005年09期 |
11 |
王德滋;陈克荣;周金城;;中国东南部的次火山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J];中国科学B辑;1989年05期 |
12 |
张宏,权恒,张炯飞,金成洙;额尔古纳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J];资源调查与环境;1999年01期 |
13 |
邵济安;路凤香;李伍平;;辽西中生代陆内底侵作用背景下形成的安山岩[J];岩石学报;2007年04期 |
14 |
武广,李忠权,李之彤;辽西地区早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物岩石;2003年03期 |
15 |
裴福萍;许文良;杨德彬;纪伟强;于洋;张兴洲;;松辽盆地南部中生代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对基底性质的制约[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6 |
殷建成;张占飞;许展;于春娟;;大兴安岭乌尔其汉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
17 |
霍玉华;;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3年03期 |
18 |
金顿镐;;吉林省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成矿规律[J];吉林地质;1987年03期 |
19 |
丁毅;王松产;;东秦岭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河南国土资源;1993年02期 |
20 |
陈德兵,范玉杰,赵宏武;中国北东部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分析[J];地质与资源;2001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