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辊铸轧法动态亚快速凝固制备AZ31镁合金薄带
【摘要】:为了解决镁合金铸锭开坯难的问题,实现短流程生产过程,本文利用垂直式浇注的双辊铸轧机、用液态镁合金直接制备镁合金薄带坯,同时采用快速冷却和压力下凝固成形新技术,改善镁合金的凝固组织,提高镁合金的可加工性。利用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的铸轧机,成功地铸轧出厚度为1.4-3.5mm,宽度为200-254mm的AZ31B镁合金薄带,铸轧状态的镁合金薄带表面光洁,边部整齐。对铸轧状态的镁合金薄带显微组织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双辊铸轧新工艺可以极大地细化品粒、消除偏析、促使组织均匀化。铸轧状态的抗拉强度达到225MPa。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加热装置和轧制设备,对铸轧镁合金薄带进行了冷轧、热轧和退火等后续加工实验研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铸轧方法制备的镁合金薄带具有良好的塑性,在室温下轧制累积变形程度可达30%以上,在240-300℃进行热轧最大压下率达到了5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铸轧状态的AZ31镁合金薄带不存在γ(Mg17Al12)、仅为α(Mg)相,铝以固溶态存在于α(Mg)中,因此使得其塑性得到提高。
|
|
|
|
1 |
张华,林三宝,吴林,冯吉才,郭和平;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J];焊接学报;2003年05期 |
2 |
余琨,黎文献;细晶粒AZ31(Ce)镁合金板材的组织与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5年04期 |
3 |
张宝红,张星,王强,张治民,李保成;塑性变形对铸态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5年05期 |
4 |
李忠盛;潘复生;张静;;AZ31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金属成形工艺;2004年01期 |
5 |
王伯健;李姗;刘长瑞;白鹤;;退火温度对热轧AZ31镁合金板材晶粒尺寸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9年03期 |
6 |
何志磊;胡建华;黄尚宇;;镁合金板材电磁成形的成形极限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15期 |
7 |
盛光敏;张功庭;阎春;;AZ31镁合金包辛格效应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4期 |
8 |
刘英,陈维平,张卫文,朱权利,赵海东;等通道转角挤压后AZ31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
9 |
孟利,杨平,解延雷,冯惠平;低应变速率下AZ31镁合金热形变过程的取向成像分析[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4年03期 |
10 |
罗永新;龙华;黎永祥;申晓龙;;AZ31镁合金的等温挤压及其力学性能分析[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7年07期 |
11 |
王雪敏;曾小勤;吴国松;姚寿山;;钇离子注入AZ31镁合金的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9期 |
12 |
潘复生;彭家兴;杨明波;;铈对AZ31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3 |
张福全,王响群,陈振华,全亚杰;AZ31镁合金薄板的交流钨极氩弧焊[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14 |
张华,林三宝,吴林,冯吉才;镁合金AZ31搅拌摩擦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6期 |
15 |
陈振华;李展鹏;夏伟军;程永奇;严红革;;热拉深工艺对镁合金制品成形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11期 |
16 |
张诗昌;朱明;赵刚;陈长军;;AZ31镁合金中Zn含量对其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年07期 |
17 |
张诗昌;朱明;胡衍生;宗钦;;挤压态AZ31镁合金高温蠕变性能的试验研究[J];铸造技术;2008年08期 |
18 |
韩广;刘相法;丁海民;;Mg-Al-C中间合金对AZ31镁合金的晶粒细化[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S1期 |
19 |
韩广;刘相法;丁海民;;Mg-Al-C中间合金对AZ31镁合金的晶粒细化[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11期 |
20 |
石磊;李继文;李永兵;魏世忠;徐流杰;张国赏;;AZ31镁合金的热挤压变形和力学性能分析[J];锻压技术;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