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琪,徐僖;P(MMA-MAA)/PEO氢键复合物的增容效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3期 |
2 |
江明,谢静薇,于同隐;嵌段共聚物的共混体系的宏观相分离[J];科学通报;1982年18期 |
3 |
刘立志,姜炳政;微量聚四氢呋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氢呋喃共混体系稀固体溶液中共聚物胶束的抑制成核作用[J];高分子学报;1992年06期 |
4 |
李新娟;党琴琴;林海;王亦农;孙平川;李宝会;金庆华;丁大同;;高分辨固体NMR研究不饱和聚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局域分子运动[J];高分子学报;2006年04期 |
5 |
于新红;韩艳春;;双刚性共轭嵌段共聚物体系的自组装[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2期 |
6 |
谢瑞;景蛟凯;刘春梅;姜炳政;;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的微相分离结构[J];应用化学;1996年03期 |
7 |
李春刚,张邦华,宋谋道,周庆业;PS-b-PMMA对PVC/SBS共混体系界面结构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1998年02期 |
8 |
石晓虹,刘立志,方天如,姜炳政;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聚苯醚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J];高分子学报;1993年04期 |
9 |
李延春;刘鸿;黄旭日;孙家锺;;均聚物链吸附在胶束表面上的非平衡态耗散粒子动力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
10 |
邱运仁;欧阳伟;;温度对PVB/Pluronic F127/PEG200体系的动态流变学行为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8期 |
11 |
孙彤彤;用ES共聚物对PE-PS共混物增容的研究[J];国外塑料;2000年02期 |
12 |
王志,赵建青,黄涛,沈家瑞;SBS增容PS/LDPE共混物的研究(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1997年03期 |
13 |
韦亚兵,吴静,吴石山,郑昌仁;O/W型微乳液法制备PMMA纳米粒子的研究——(Ⅰ)相图,增容效应,反应动力学[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
14 |
陈稀;付波涛;王依民;吴宗铨;;聚酯—聚醚系列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能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5 |
董擎之;顾利霞;孙桐;;PEG-PET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1年09期 |
16 |
王霞瑜,张海良;含PC链段的嵌段液晶共聚物增容PC-PET/PHB共混体系的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
17 |
王正梅;邓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形态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8 |
贺齐群;谢鹤楼;张海良;;含偶氮苯液晶链段的ABC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19 |
黄永民;韩霞;肖兴庆;周圆;刘洪来;;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1期 |
20 |
路显锋;刘志强;邢俊鹏;刘淑莹;;利用MALDI-TOF质谱技术研究MPEG-b-PCL两嵌段共聚物的嵌段长度及嵌段分布[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