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能配合物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含能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了新型含能配合物类起爆药的分子设计,并对碳酰肼为配体的含能配合物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
|
|
|
1 |
姚心侃;宋礼成;王宏根;刘容刚;王如骥;王积涛;;铁硫原子簇配合物(μ-MeS)[μ-Fe(CO)_2CpS]Fe_2(CO)_6的晶体和分子结构[J];物理化学学报;1987年06期 |
2 |
梁娟;;酰胺型开链冠醚的分子设计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
3 |
孙海清;王淑峰;;IIB族金属-硫脲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进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4 |
陈家碧;雷桂馨;徐筱杰;唐有祺;;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 Ⅴ.铼的阳离子卡拜配合物与邻-碳硼烷双锂盐的反应及其产物π-环戊二烯基二羰基[(1-碳硼烷基)(苯基)卡宾]铼的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87年08期 |
5 |
赵维君;关新新;张书笈;方延铨;王宏根;王如骥;;双二苯基膦基吡啶钯氯化物的合成和分子结构[J];化学学报;1992年03期 |
6 |
王君,张向东,范大民,领小;八配位钇(Ⅲ)-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配合物NH_4[Y(trans-CYDTA)(H_2O)_2]·4.5H_2O的合成及分子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1年05期 |
7 |
王君,张向东,贾卫国,李慧芳,任百祥;九配位(NH_4)_3[Dy(TTHA)]·5H_2O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测定[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S1期 |
8 |
卓立宏;黄群增;郭应臣;;铜铁甘草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7期 |
9 |
金林培;王斌;陈学太;康北笙;;Y(TTA)_2(TPPO)_2NO_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0 |
黄妙龄;贤景春;;配合物[Mn(phen)_2Cl_2]的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07年05期 |
11 |
樊悦朋;徐宏伟;魏云鹤;胡清萍;;四异硫氰合钴(Ⅱ)酸二苯并30-冠-10-水合钡配和物的晶体和分子构结[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1期 |
12 |
朱万仁;丁树红;李家贵;陈渊;刘国聪;朱宇林;黄肇宇;;3,5-二甲基吡唑钴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年11期 |
13 |
李家贵;朱万仁;陈渊;刘国聪;朱宇林;黄肇宇;丁树红;;[Co(2,6-pyridinediformates)_2(H_2O)_3]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4 |
史娟;杨海涛;;白杨素及其磺化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5 |
韩春平;张文韬;孟莉;马秀梅;张玲玲;;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及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6 |
陈燕青;配合物组氨酸铈分子结构的讨论[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7 |
杨瑞娜;王冬梅;胡晓院;金斗满;;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性质、结构及氧化加成配位反应的机理[J];河南科学;1993年04期 |
18 |
李根培;杨清传;唐有祺;关烨娣;尚振海;;双[N-(R)-α-甲苄基水杨醛亚氨基]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J];化学学报;1987年05期 |
19 |
张蕾;张学俊;;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1年02期 |
20 |
王志强;陆世维;原晓华;郭和夫;;新型含有μ_3-O的三核茂锆羧酸衍生物的水相合成和结构[J];科学通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