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桂村李萌张志琨  
【摘要】:利用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正丁醇、精制汽油组成稳定的NH_3·H_2O和TiCl_4溶液的微乳液体系,通过二者在水核内的相互反应来制备超细二氧化钛(TiO_2)粒子。控制Triton X-100/正丁醇体积比为3:2,水油比为1:5,研究了TiCl_4溶液的浓度对TiO_2粒径的影响,发现降低浓度有助于减小TiO_2粒子的粒径,但煅烧温度才是影响粒径的关键因素,利用TEM、IR、XRD、DSC、TG等对DiO_2产物进行表征。TEM可以观察到:500℃煅烧后,TiO_2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20nm,分布比较均匀。DSC-TG研究了TiO_2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结构和物相的变化。XRD结果显示纳米TiO_2粒子随着温度的提高由无定形态逐渐向锐钛矿、金红石转变。通过控制不同的煅烧温度可以得到锐钛矿粒子及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粒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麦振洪,赵永男;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材料[J];物理;2001年02期
2 陆胜,方荣利,解晓斌;W/O型微乳液碳化法制备超细Al(OH)_3与Al_2O_3粉体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5期
3 贾玲;张朝平;;微乳液化学剪裁制备纳米钛酸钡和二氧化钛[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4期
4 王敏,王玉军,郭霖,朱慎林;用油包水型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硫酸钡颗粒[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5 宋文会,詹自力,蒋登高;激光测定TX-100油包水微乳液区域[J];河南化工;2004年02期
6 刘仲娥,陆胜;一种新型W/O型微乳液制备超细Al_2O_3粉体的实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4年05期
7 聂福德,曾贵玉,尹莉莎,蒋军华;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合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年02期
8 宋杰,陈晓明,闫玉华;微乳液法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9 贺拥军,杨伯伦;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制备CeO_2纳米粒子[J];化学通报;2003年02期
10 李中春;周全法;;TritonX-100/Vc/H_2O微乳液中纳米金的合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12期
11 徐金宝;李荣;王永红;钟国伦;;纳米TiO_2在介质中分散性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09年06期
12 蒋利民;胡文斌;张翠成;陈春年;;多重乳液法制备空腔状纳米二氧化钛[J];安徽化工;2009年04期
13 张纪红,杨红健;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河北化工;2004年06期
14 顾爱军;李中春;周全法;;微乳液在贵金属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5 杨成武;曹建新;张煜;任智丰;安媛;;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与优势[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9年02期
16 王婷,王悦辉,石士考,李勃,周济;上转换材料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7 刘书静;章文贡;张文治;徐厚材;;微乳液水核结构对钢纳米粒子分散形态的影响[J];福建化工;2005年02期
18 付拴平;牟占军;王永娟;秦文华;;微乳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1期
19 罗敏,陈水林;W/O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J];山东化工;2003年04期
20 赵继华;张颖;谢晓芸;郝小娟;沈伟国;安学勤;;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的表征[J];纳米科技;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村;李萌;张志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及其表征[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永男;王天生;王超英;麦振洪;;微乳液体系溶剂热合成Co纳米纤维[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范力仁;操齐高;倪天增;栗海峰;;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碱式硝酸铋[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4 韩冬云;杨怀玉;沈长斌;周欣;王福会;;微乳液法制备纳米NiO颗粒[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5 成国祥;章家泉;唐懿;沈锋;姚康德;;微乳液模板法制备无机/有机纳米复合微粒[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蒲膺中;张静;林金铸;;特种复合微粒的制备和应用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沈兴海;陈庆德;高宏成;;γ-射线辐照法制备纳米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赵明伟;康文裴;郑利强;;以离子液体微乳液为模板制备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鹤云;杨留方;朱文杰;柳清菊;吴兴惠;;氧化还原法制备NiO纳米棒一维材料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李振;张朝平;雷炳新;;AOT/正丁醇/正庚烷/水四元微乳液体系中纳米FeNi_3合金制备及表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珊;金属离子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邵玮;纳米二氧化钛光阳极材料控制合成及光电化学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任卫;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王爱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周舟;室温离子液体中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D];湖南大学;2009年
6 孙菁;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中的染料可控掺杂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祥村;微乳模板性质及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徐娜;颗粒复合体力学行为的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詹自力;纳米In_2O_3气敏性能及其气敏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李富生;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_2(TiO_2)纳米复合涂层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序强;由工业废液制备纳米二氧化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晓林;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武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苯乙烯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4 席欢;层板剥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王传彩;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青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刘姗;纳米二氧化钛/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霍磊;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无机盐纳米材料的合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恒明;基于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鹏飞;HA及复合材料的微乳模板合成、表征和性能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化工大学 徐瑞芬 许秀艳;纳米二氧化钛功能神奇用途广[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王颢;新型亲疏水可转换材料问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制备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装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4 ;制备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装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5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特性[N];中国包装报;2008年
6 陈希荣;新型纳米玻璃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8年
7 记者 刘霞;英研制新一代纳米化学反应器[N];科技日报;2008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通和;新的工业革命基础——纳米技术(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岳琴;纳米光触媒新材料浙江问世[N];科技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刘霞;科学家首次用不同粒子合成出复杂纳米结构[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