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正丁醇、精制汽油组成稳定的NH_3·H_2O和TiCl_4溶液的微乳液体系,通过二者在水核内的相互反应来制备超细二氧化钛(TiO_2)粒子。控制Triton X-100/正丁醇体积比为3:2,水油比为1:5,研究了TiCl_4溶液的浓度对TiO_2粒径的影响,发现降低浓度有助于减小TiO_2粒子的粒径,但煅烧温度才是影响粒径的关键因素,利用TEM、IR、XRD、DSC、TG等对DiO_2产物进行表征。TEM可以观察到:500℃煅烧后,TiO_2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20nm,分布比较均匀。DSC-TG研究了TiO_2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结构和物相的变化。XRD结果显示纳米TiO_2粒子随着温度的提高由无定形态逐渐向锐钛矿、金红石转变。通过控制不同的煅烧温度可以得到锐钛矿粒子及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粒子。
|
|
|
|
1 |
麦振洪,赵永男;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材料[J];物理;2001年02期 |
2 |
陆胜,方荣利,解晓斌;W/O型微乳液碳化法制备超细Al(OH)_3与Al_2O_3粉体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5期 |
3 |
贾玲;张朝平;;微乳液化学剪裁制备纳米钛酸钡和二氧化钛[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4期 |
4 |
王敏,王玉军,郭霖,朱慎林;用油包水型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硫酸钡颗粒[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
5 |
宋文会,詹自力,蒋登高;激光测定TX-100油包水微乳液区域[J];河南化工;2004年02期 |
6 |
刘仲娥,陆胜;一种新型W/O型微乳液制备超细Al_2O_3粉体的实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4年05期 |
7 |
聂福德,曾贵玉,尹莉莎,蒋军华;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合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年02期 |
8 |
宋杰,陈晓明,闫玉华;微乳液法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
9 |
贺拥军,杨伯伦;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制备CeO_2纳米粒子[J];化学通报;2003年02期 |
10 |
李中春;周全法;;TritonX-100/Vc/H_2O微乳液中纳米金的合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12期 |
11 |
徐金宝;李荣;王永红;钟国伦;;纳米TiO_2在介质中分散性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09年06期 |
12 |
蒋利民;胡文斌;张翠成;陈春年;;多重乳液法制备空腔状纳米二氧化钛[J];安徽化工;2009年04期 |
13 |
张纪红,杨红健;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河北化工;2004年06期 |
14 |
顾爱军;李中春;周全法;;微乳液在贵金属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5 |
杨成武;曹建新;张煜;任智丰;安媛;;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与优势[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9年02期 |
16 |
王婷,王悦辉,石士考,李勃,周济;上转换材料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7 |
刘书静;章文贡;张文治;徐厚材;;微乳液水核结构对钢纳米粒子分散形态的影响[J];福建化工;2005年02期 |
18 |
付拴平;牟占军;王永娟;秦文华;;微乳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1期 |
19 |
罗敏,陈水林;W/O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J];山东化工;2003年04期 |
20 |
赵继华;张颖;谢晓芸;郝小娟;沈伟国;安学勤;;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的表征[J];纳米科技;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