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乳酸自修饰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内固定材料——Ⅱ.抗弯与溶胀性能研究

张胜民  李世普  曹献英  王欣宇  韩颖超  李建华  
【摘要】:本文采用基体自修饰方法合成了聚乳酸修饰羟基磷灰石(HA)增强聚乳酸复合内固定材料(PDLLA—HA/PDLLA),研究了其抗弯和溶胀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自修饰HA增强聚乳酸的最高抗弯强度达到204.9MPa,最大变形6.08mm;而相同分子量的纯聚乳酸仅为90.1MPa,最大变形2.3 mm;未经聚乳酸修饰HA/PDLLA的抗弯强度为132.1MPa,最大变形5.29mm。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工艺简单、不引入其他毒性有机小分子等特点,同时可获得较高弯曲强度和可在较大的变形范围内使用,样品在24~48h内达到溶胀平衡,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园;戴红莲;李世普;;液相吸附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年04期
2 陈琦;王大平;刘建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6期
3 崔阳;刘一;黄威;;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改性及应用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1期
4 张秀菊;林志丹;郑博文;周长忍;;用于复合骨组织修复材料的相容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08年01期
5 姜小婷;王倩;张普敦;;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体外降解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6期
6 邵英;路来金;荣莉;彭维海;蓝珊珊;张舵;;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7 彭维海;绍英;荣莉;路来金;张舵;;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8 张凯;王大平;刘建全;;仿生增强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支架研究现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6期
9 袁野;靳安民;舒小秋;尹东;朱瑜琪;;外消旋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1期
10 金大地;张海兵;;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椎间融合器的细胞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4期
11 张波;权毅;谢庆云;潘显明;伍红桦;赵凯敏;屈波;廖冬发;邓斌;;大鼠组织工程人工骨的体外动态灌注培养构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5期
12 赵敏丽;隋刚;杨小平;邓旭亮;胡晓阳;;电纺丝PLLA/HA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3 崔媛;段潜;李艳辉;;羟基磷灰石及其与脂肪族聚酯的复合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4 李建华;闫玉华;李世普;韩颖超;;可降解聚乳酸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年02期
15 刘芳,贾德民;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3期
16 张宗勇;闫玉华;;聚乳酸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年05期
17 董刚,尹光福,张云,周大利;纤维/颗粒增强聚乳酸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4年03期
18 董刚;尹光福;;PLLA/β-TCP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7期
19 龚华俊,杨小平,隋刚,陈国强,唐劲天,邓旭亮,胡晓阳;PLA/MWNTs/HA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年01期
20 孙珍珍;蔡汝汝;蒲曦鸣;杨云;姚清清;侯振清;张其清;;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折内固定棒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民;李世普;曹献英;王欣宇;韩颖超;李建华;;聚乳酸自修饰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内固定材料——Ⅱ.抗弯与溶胀性能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倩;姜小婷;张普敦;;用红外显微成像技术比较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和聚乳酸/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过程[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隋刚;杨小平;赵敏丽;邓旭亮;胡晓阳;;电纺丝制备PLLA/HA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及体外降解性能[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章培标;洪重奎;王新;王志;庄秀丽;陈学思;景遐斌;;PLLA接枝的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骨再生修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晓惠;黎厚斌;顾文娟;刘兴海;;壳聚糖-g-聚乳酸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交联膜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尚建疆;李德强;黄亚曦;赵令明;王军;刘志勇;;MDI改性聚乳酸的合成及其耐水解稳定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7 满长阵;王维维;任伍杨;江龙;淡宜;;TiO_2与聚乳酸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张秀芳;沈新元;杨庆;郯志清;金晨倩;;可降解的聚乳酸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9 白红伟;邓华;傅强;;晶体形态对聚乳酸水解降解行为的影响[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炼;杨璠;魏志勇;赵玉梅;张春庆;齐民;;应用于心血管支架表面涂层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超;聚乳酸多孔支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肖玉梅;聚合物调控下纳米磷灰石/聚乳酸原位复合材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汪学军;增强型聚乳酸基纳米结构复合支架的制备与性能[D];青岛大学;2009年
4 邵英;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良龙;异种骨粉/左旋聚乳酸内固定材料的制备和评价[D];中南大学;2007年
6 朱惠光;聚乳酸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表面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仇志烨;羟基磷灰石硅酸根功能化掺杂改性及其对骨矿化促进作用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胜利;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L-聚乳酸成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彭维海;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马祖伟;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改性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园;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翔;PLA/BC/HA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3 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缪志和;聚乳酸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5 蒋飞鹏;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王斌;活体内降解性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生物相容性组织学观察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7 解宁;多孔双层仿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与表征[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游滢滢;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初步评价[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景红;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乳酸复合物即时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10 贺璇;甘露糖醇-聚乳酸组织工程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改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引德;聚乳酸可制备骨折内固定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白毅;我国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胡斌;聚乳酸在医药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丁科 夏惠忠;我国预防和治疗血栓获重大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5 记者 余靖静;纳米级“仿生骨”:遇撞击弯而不折能还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石开;我国研制成功可植入人体的高分子复合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7 黎江东 戴劲松;专家指出纳米材料可杀死癌细胞[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8 记者白毅;传统医药在现代组织工程中延伸[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骨头也能再造了[N];科技日报;2001年
10 记者 白毅;同济大学骨组织支架材料相关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