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姜龙涛武高辉孙东立  
【摘要】:本文选用5.0和0.15μm两种粒径的Al_2O_3颗粒,制备了30%和40%体积分数的铝基复合材料。透射电镜组织观察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及体积分数的增加,位错的密度逐渐减小,在0.15μm-Al_2O_(3p)/Al(V_f=40%)的复合材料中几乎观察不到位错。这与颗粒细小且为等轴状、分布弥散、界面附近应力分布均匀等因素有关。这种微观组织将有利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提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汉立;;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研究与应用[J];纤维复合材料;2011年01期
2 陈素玲;孙学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J];电焊机;2011年07期
3 金建平;张恒靖;蒋辉;;增容剂对PP/PP-g-MAH/CaCO_3复合材料性能与形态的影响[J];塑料科技;2011年08期
4 郭栋;陆绍荣;黄志义;罗崇禧;刘括;;超支化分散剂对PP/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1年07期
5 靳志森;;硅烷偶联剂对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影响[J];玻璃;2011年06期
6 张艳华;温晓南;徐耿;陈宏源;魏晗兴;李清文;;氨基化MWNTs对CF/EP层合板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3期
7 叶根;张云鹏;安乐;;碳纤维表面复合镀镍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1年14期
8 姚雪灿;金源;李明涛;曹世勋;张金仓;;煅烧时间与温度对超导/铁磁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宏宇;左敦稳;王明娣;孙桂芳;缪宏;孙玉利;;纳米颗粒增强NiCoCrAlY熔覆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6期
10 刘少祯;高喜平;徐华;张玉清;;聚双环戊二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质[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年04期
11 王一奇;宋正日;;应用模压铸造法制造的Al_2O_(3f)/SiC_p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7期
12 李国伟;左培艳;杨彬;吴其晔;;反应条件对原位聚合法制备PANI/CIP复合材料的影响[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1年04期
13 吕生华;李第;段建平;高瑞军;梁国正;;UHMWPE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用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J];功能材料;2011年07期
14 罗彦茹;于思荣;朱先勇;刘家安;;SiC颗粒粒径和相对密度对泡沫SiC_p/ZL10_4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5 杨明成;钟磊;朱德荣;李召朋;吴国忠;;γ射线辐射对CF-PTFE/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16 赵宇;赵海东;董普云;;A356-5SiC_p和A356吸铸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8期
17 李晓辉;;轴承保持架用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6期
18 汪传生;张德伟;边慧光;;混炼参数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1年08期
19 康永;;聚氯乙烯/木粉发泡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建材;2011年04期
20 李军伟;朱森;吴湘锋;;影响中空玻璃微珠填充PS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龙涛;武高辉;孙东立;;颗粒粒径与形态对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牛莉莎;郑岩;胡齐阳;施惠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机械疲劳加载的三层力学模型[A];全国第八届热疲劳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吴申庆;闫廷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进展[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立斌;海锦涛;;超塑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的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5 代汉达;刘耀辉;高印寒;杜军;文世河;;Al_2O_3和C短纤维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性的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牛莉莎;郑岩;胡齐阳;施惠基;;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机械循环加载力学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牛莉莎;郑岩;胡齐阳;施惠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机械疲劳加载模型的数值解法和应用[A];全国第八届热疲劳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牛莉莎;郑岩;胡齐阳;施惠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机械疲劳加载模型的数值解法和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王周成;倪永金;唐毅;;电化学方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10 陈辉;胡震宇;丁同才;周遇仁;刘鲁江;;月球车结构材料应用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俭;原位化学法制备纳米ZrO_2/Cu复合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雷友锋;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林雪慧;基于实验的杂交反演方法及其在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4 代汉达;Al_2O_(3f)+C_f/ZL109混杂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汤爱涛;用钛铁矿制备基Ti(C,N)复合材料的组织控制和工艺优化[D];重庆大学;2004年
6 何春年;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D];天津大学;2008年
7 丁战辉;ⅣB族金属氮化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8 彭新明;碳纳米管增强微粉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材料及其柱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周桢;聚合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杜宝帅;激光熔覆原位合成陶瓷相增强Fe基熔覆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凯;碳纤维增强聚有机硅氧烷基耐烧蚀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卢晓春;碳纤维/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3 陈璐;Ni/石墨/BaTiO_3基PTC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曾铮;天然橡胶/棉浆短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艳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失效行为与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6 董前年;纳米氮化硅与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张明强;空心玻璃微珠/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解妙霞;用于医学超声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性能的有限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春燕;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武雪宁;蛇纹石/水镁石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永刚 张建宪;新材料高端产业在江苏崛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2 ;中葡“先进陶瓷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合作研究[N];科技日报;2000年
3 施萌;金属基复合材料水平连铸方法与设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4 张艳;十二种最新包装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3年
5 魏双林;我国双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实现新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6 特约记者 张传晓;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获创新成果[N];中国化工报;2005年
7 孙加顺;野夼集团自主知识产权多[N];经济参考报;2003年
8 钱伯章;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之路漫长[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记者 刘西艳 通讯员 路彦峰;科技助推我市工农业快步发展[N];铜川日报;2010年
10 翁瑞;多种材料多项用途[N];中国矿业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