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稻新材料的特性及添加物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摘要】:青贮饲料对畜牧业生产极为重要,利用水稻进行青贮是缓解畜牧业粗饲料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新选育饲料稻材料的特性,以及各种添加物对其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添加处理:CK(对照)、LS(鼠李糖乳杆菌)、LP(植物乳杆菌)、G(2%葡萄糖)、B(10%菠萝皮)、GLS(G+LS)、GLP(G+LP)、BLS(B+LS)和BLP(B+LP),用塑料袋青贮100d后,对饲料稻的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稻新材料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自然青贮其pH接近4.6;GLP处量的青贮品质最佳,pH值、乙酸和NH_3-N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乳酸与乙酸比最高;LS单独添加对青贮品质无显著影响;添加葡萄糖或菠萝皮糖含量高的物质比添加乳酸菌效果好。青贮袋开封后,所有处理的有氧稳定性都较佳。
|
|
|
|
1 |
青先国,戴魁根;高蛋白饲料稻开发[J];西南农业学报;1998年S3期 |
2 |
青先国,戴魁根;湖南高蛋白饲料稻开发的实践与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03期 |
3 |
肖剑孙,邹玉兰,贺小鹏;饲料稻及其选育与发展综述[J];江西农业科技;2000年02期 |
4 |
谢黎虹,朱智伟,罗玉坤;饲料稻特性及其——开发技术[J];中国稻米;2003年01期 |
5 |
青先国;高蛋白饲料稻开发技术[J];中国稻米;2000年06期 |
6 |
郭锦彪,胡玉明;早杂饲料稻威优56喂猪的效果[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年06期 |
7 |
李科,卢向阳,彭丽莎;饲料稻氮代谢特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8 |
青先国;;饲料稻研究与开发[J];今日畜牧兽医;2006年11期 |
9 |
景梅芳!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邮编:100094;开发饲料稻谷资源 促进南方饲料工业稳步发展[J];中国饲料;2000年21期 |
10 |
罗义春,肖尚华,胡泽生,张庆生;饲料稻——赣早籼32号简介[J];江西农业科技;2000年06期 |
11 |
罗智虹;科学利用饲料稻成本降低饲效好[J];农家顾问;2003年05期 |
12 |
;饲料稻“三壮三高”综合栽培技术及应用理论研究Ⅰ.研究概要饲料稻“三壮三高”综合栽培技术及应用理论研究协作组[J];作物研究;1999年02期 |
13 |
张佩华;王加启;贺建华;刘朝干;;青贮饲料稻及其对奶牛饲用价值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7年09期 |
14 |
;观点[J];农村发展论丛;1999年16期 |
15 |
;卷首语[J];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08期 |
16 |
周瑞庆,张石蕊,向远鸿,刘强,唐湘如;高蛋白饲料稻综合技术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7 |
邹宝元;;安徽省安庆市试种“高蛋白饲料稻”[J];北京农业;2009年11期 |
18 |
徐叔云,侯凤英,黄威;关于临澧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作物杂志;2001年06期 |
19 |
戴魁根,青先国;几个早籼新品种(组合)的饲用前景分析[J];杂交水稻;1996年05期 |
20 |
吴罗发,邓仁根,程爱国;对我省早稻生产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科技;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