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曹仲华  魏军  杨富裕  曹社会  
【摘要】: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恒刚,翁森红,李临杭;河套灌区盐渍化人工草地土壤盐分及养分动态变化规律探讨[J];四川草原;1997年04期
2 呼天明,王培,姚爱兴;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饲用价值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草地学报;2001年02期
3 贾占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种植技术要点[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年12期
4 金永奎,金成吉,孟庆荔,黄逢万,朴吉春;几种除草剂对人工草地杂草防治效果初探[J];吉林畜牧兽医;2004年08期
5 王富裕;王顺霞;辛健;马泽;李进;马莉;;宁夏人工草地发展现状调查[J];草业与畜牧;2011年02期
6 王比德;;二、人工草地的初垦及播前土壤耕作[J];中国草地学报;1986年05期
7 王比德;;畜牧业经济区建立旱作人工草地的实施及技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8 徐任翔;;绿肥在建立人工草地中应用的研究[J];草业科学;1987年05期
9 王翠兰;;关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人工草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探讨[J];现代畜牧兽医;1988年03期
10 王比德;;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建立旱作人工草地的实施及技术[J];内蒙古草业;1988年01期
11 陈家正 ,李冬水 ,陈哲忠;江西低丘岗地旱季土壤水分动态对牧草生长影响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12 孙经华,宋呜筑,艾尔肯;和田地区人工草地建设情况调查报告[J];新疆畜牧业;1992年04期
13 赵晓英;;《人工草地——区域研究》[J];草原与草坪;1992年02期
14 关秀琦,邹厚远,鲁子瑜,刘克俭,古晓林;黄土高原草地生产持续发展研究──Ⅰ.沙打旺人工草地衰退后的草种更替[J];水土保持研究;1994年03期
15 郑林,雷虹;辽宁草地建设与开发技术途径的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1995年04期
16 傅林谦,余亚军;黑麦草─白三叶放牧地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中国草地;1995年02期
17 王淑强,李兆方,胡直友,赵国;人工草地绵羊放牧与割草综合利用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6年03期
18 李代琼,姜峻,梁一民,刘国彬,黄瑾;安塞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水分有效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02期
19 贾树海,郭宝峰,董海峰,陈有君;锡林河沿河草甸人工草地的建立与土壤的盐渍化[J];中国草地;1996年04期
20 刘正书,舒健虹,卢敏,罗绍薇;独山地区人工草地钾素供应状况及肥效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仲华;魏军;杨富裕;曹社会;;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自治;;我国高寒地区草业的发展策略[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3 文亦芾;赵俊权;;红壤区人工草地磷肥施用的若干问题探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4 朱兴宏;吕兴启;;人工草地放牧羊的疫病综合防制技术[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3~2004)[C];2004年
5 谢应忠;王红梅;马红彬;许冬梅;兰剑;;宁夏农区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同林;余波;;披碱草属的地理分布及其在“三江源”区草地恢复中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田素珍;;牧草病虫害是引起人工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周玉锋;杨茂发;文克俭;陈伟;;人工草地蜘蛛的空间分布及时序动态[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清;李凯辉;严成;鲁春芳;;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种植紫花苜蓿试验示范及相关性分析初探[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戎郁萍;;放牧强度对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亦芾;云贵高原人工草地推荐施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2 蒋建生;滇东北低山丘陵白三叶—鸭茅混播人工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3 魏永胜;黄土丘陵区基于水分平衡的人工草地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贾德彬;人工草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辛晓平;可持续农业优化生态模式及其景观生态学途径[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6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周青平;高寒地区一年生禾豆饲草混播群落内部组分及调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9 马玉寿;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10 徐丽君;华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健康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文斌;复壮改良措施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草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健;呼伦贝尔人工草地碳储量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曹仲华;西藏农区箭筈豌豆与一年生禾草混种效应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强强;昭苏马场不同建植年限混播人工草地稳定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杨慧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演替规律及群落稳定性研究[D];青海大学;2012年
6 刘迎春;青藏高原多年生人工草地牦牛暖季放牧方式及效益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7 胡勇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草人工草地产量及其品质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文乐元;云贵高原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草畜动态平衡过程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9 寇建村;高寒地区禾草混播人工草地杂草生态对策及其综合治理[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10 苏洲;呼伦贝尔风蚀沙化草场植被恢复技术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牧草饲料作物的作用[N];陕西科技报;2006年
2 山西省老促会科技信息委员会 陈伯华;科学种植牧草 建设人工草地[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3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谷雨;地区采取5大举措科学保护草原[N];阿克苏日报;2009年
4 驻站记者 李云飞;甘露“降雨”唤春风[N];赤峰日报;2010年
5 王博;牧草和饲料作物的作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6 张五四;退树还草:草原的选择[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7 陆贞虎;册亨干群积极抗旱保畜[N];黔西南日报;2010年
8 ;如何选择人工草地材料[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9 刘兴华 本报记者 李万东;人工草地达23.27万亩[N];辽宁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陈杨;省政协工作组赴我州开展人工草地发展调研[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