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施大钊海淑珍  
【摘要】:草原有害生物是草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之一。生物灾害此起彼伏,造成草原大面积植被退化,荒漠化,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治理后植被的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鼠虫成灾的环境背景继续存在,如不采取有效的草原改良措施,其危害还将加重。我国草原有害生物治理中的4个瓶颈问题是:(1)对防治有害生物的长期性认识不足;(2)草原生态系统中自然抑制有害生物能力下降;(3)生物灾害预警体系技术手段与装备落后;(4)防治技术和措施不能满足需要。本文提出草原保护的发展思路为(1)提高草原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SPM)技术和对策,增强的自然控制因子(利用天敌和生态调控)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2)加强草原生物灾害预警系统;(3)发展适于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的治理对策,广泛利用包括化学防治在内的各种控制手段,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4)实施区域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完善技术体系,建立示范区;(5)加快草原保护科技成果转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兴奇;杂交稻制种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1998年04期
2 胡吉成;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系统论与生态观[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喻法金,赵毓潮;健全复查检疫制度 狙击有害生物入侵[J];湖北植保;2002年05期
4 王忠祥;孟梦;胡光辉;闫争亮;冯志伟;马惠芬;槐可跃;;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6年04期
5 刘雪峰;;桂阳县园林植物有害生物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6 杨淑芬;李景慧;孟繁民;;宁安市地方林业有害生物调研报告[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07期
7 于宝林;;林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控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8 郭远飞;邓仁湘;谢庆凯;;桂东将启用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J];中国林业;2010年09期
9 万美华;;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害生物的防治[J];中国林业;2010年19期
10 周光跃;;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11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卫玲;麦田有害生物化学防治关键技术[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9年02期
12 杜宇,杨碧,周力兵,曹云华,刘忠善,白松,丁元明,陈云勇;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J];植物检疫;2001年05期
13 ;十六个物种危害大 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J];农药市场信息;2003年06期
14 张国宝,程建华;宜昌市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与对策[J];湖北植保;2004年05期
15 宋之能;;宣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16 何勤;;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植保工作[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年03期
17 冯晓三;;草履蚧的危险性分析与风险性管理[J];河南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18 徐洁;邓洪平;宋琴芝;谭密红;吕品;张洪;;紫茎泽兰对重庆市农林业危害的风险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9 张福山;徐学荣;林奇英;谢联辉;;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20 周万良;;石柱县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其防控措施[J];植物医生;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大钊;海淑珍;;草原建设中有害生物治理的战略地位[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曹杰;柏超;李海川;;绿色和谐防治 共建首都宜居城市[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3 李正跃;朱有勇;;利用生物多样性对水稻有害生物持续调控研究[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4 周卫川;吴宇芬;;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5 申富勇;张松山;张艳星;张丽娟;许秋萍;;锈色粒肩天牛危险性分析[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蒋三登;;2008年两次自然灾害给有害生物防控的两点启示[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王春林;;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建议[A];植病、昆虫学会通讯2[C];2002年
8 张金良;张建华;徐泽海;徐美艳;何立月;贾宏;;北京市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与疫情控制技术推广[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9 史志诚;;切实加强预防与控制有害生物入侵的建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秦绪兵;张秋梅;姚文生;;山东省2008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和2009年发生趋势预测[A];山东省2009年度灾情趋势预测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光;植保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孙冠英;基于网络的进出境植物检疫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D];浙江大学;2003年
3 闫峻;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贺萍;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赵文霞;森林生物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张福山;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7 罗金燕;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风险分析、鉴定检测及其拮抗细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廖太林;松树脂溃疡病菌传入中国风险评估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阎建辉;光降解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农药载体与其制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欧健;厦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鑫;中美货物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海军;北京地区林木外来重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于忠阳;进境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周靖斐;有害生物测报模型通用化管理方法研究与开发[D];西南林业大学;2011年
5 傅海科;引进菊苣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陈纪敏;河南省驻马店市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卢学理;蜘蛛和南美螺对稻田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效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卫东;中国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9 雷韶华;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及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黄华艳;银杉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启良实习生 孟静航;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N];赤峰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文;绿色的守护者[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3 记者 林东升;全国普查林业有害生物[N];农民日报;2003年
4 苏祖芳;有害生物对稻米影响大[N];农民日报;2004年
5 省植保所 贺淑岚;农业部就植物检疫出台两份相关《名单》[N];湖南科技报;2006年
6 通讯员 王世军;我市普查出林业有害生物308种[N];四平日报;2006年
7 记者 王翰林;我国将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N];科技日报;2003年
8 刘晓莉;天气转暖 害虫增加 加强防治[N];成都日报;2006年
9 杨发民;我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扎实[N];楚雄日报(汉);2007年
10 孙国芝;黑龙江森工总局加强有害生物气象监测[N];中国气象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