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原有害生物是草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之一。生物灾害此起彼伏,造成草原大面积植被退化,荒漠化,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治理后植被的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鼠虫成灾的环境背景继续存在,如不采取有效的草原改良措施,其危害还将加重。我国草原有害生物治理中的4个瓶颈问题是:(1)对防治有害生物的长期性认识不足;(2)草原生态系统中自然抑制有害生物能力下降;(3)生物灾害预警体系技术手段与装备落后;(4)防治技术和措施不能满足需要。本文提出草原保护的发展思路为(1)提高草原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SPM)技术和对策,增强的自然控制因子(利用天敌和生态调控)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2)加强草原生物灾害预警系统;(3)发展适于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的治理对策,广泛利用包括化学防治在内的各种控制手段,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4)实施区域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完善技术体系,建立示范区;(5)加快草原保护科技成果转化。
|
|
|
|
1 |
朱兴奇;杂交稻制种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1998年04期 |
2 |
胡吉成;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系统论与生态观[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3 |
喻法金,赵毓潮;健全复查检疫制度 狙击有害生物入侵[J];湖北植保;2002年05期 |
4 |
王忠祥;孟梦;胡光辉;闫争亮;冯志伟;马惠芬;槐可跃;;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6年04期 |
5 |
刘雪峰;;桂阳县园林植物有害生物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
6 |
杨淑芬;李景慧;孟繁民;;宁安市地方林业有害生物调研报告[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07期 |
7 |
于宝林;;林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控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
8 |
郭远飞;邓仁湘;谢庆凯;;桂东将启用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J];中国林业;2010年09期 |
9 |
万美华;;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害生物的防治[J];中国林业;2010年19期 |
10 |
周光跃;;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
11 |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卫玲;麦田有害生物化学防治关键技术[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9年02期 |
12 |
杜宇,杨碧,周力兵,曹云华,刘忠善,白松,丁元明,陈云勇;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J];植物检疫;2001年05期 |
13 |
;十六个物种危害大 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J];农药市场信息;2003年06期 |
14 |
张国宝,程建华;宜昌市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与对策[J];湖北植保;2004年05期 |
15 |
宋之能;;宣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
16 |
何勤;;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植保工作[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年03期 |
17 |
冯晓三;;草履蚧的危险性分析与风险性管理[J];河南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
18 |
徐洁;邓洪平;宋琴芝;谭密红;吕品;张洪;;紫茎泽兰对重庆市农林业危害的风险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9 |
张福山;徐学荣;林奇英;谢联辉;;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
20 |
周万良;;石柱县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其防控措施[J];植物医生;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