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柠条、白沙蒿和花棒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柠条、白沙蒿和花棒3种旱生灌木种子的发芽、幼苗生长和种子吸水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供试种均表现出发芽时间推迟、发芽速度慢和发芽率降低,且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而加剧.3种植物发芽抗旱性明显不同,且以柠条为最强.白沙蒿在轻度干旱条件(-0.3兆帕~-0.6兆帕渗透势)下又强于花棒,但在重度干旱条件(-0.9兆帕~-1.8兆帕渗透势)下却呈现相反态势.对照条件下3种植物种子72小时累积吸水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花棒147%、柠条113%和白沙蒿36%.干旱胁迫导致种子吸水量的减少是发芽速度慢和发芽率降低的直接原因(-0.6兆帕渗透条件下柠条和花棒种子累积吸水量分别比对照下降34%和21%,相应发芽势分别降低23%和88%,发芽率分别降低10%和29%).对照条件下3种植物萌发10天的幼苗平均根长白沙蒿花棒柠条,分别为5.0厘米、4.8厘米和2.2厘米.轻度干旱条件有利于白沙蒿和柠条幼苗根的生长(-0.3兆帕渗透条件下白沙蒿和柠条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57%和74%),花棒未见显著变化.重度干旱条件均不利于供试种幼苗生长.讨论了种子幼苗生长特性与苗期抗旱的关系.
|
|
|
|
1 |
王进;王桔红;张勇;马昭远;颜霞;;苦豆子和披针叶黄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
2 |
何芳兰;赵明;王继和;尉秋实;张锦春;;几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1年01期 |
3 |
曹昀;王国祥;;土壤水分含量对菖蒲(Acorus calamus)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
4 |
谢志玉;张文辉;刘新成;;干旱胁迫对文冠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5期 |
5 |
张建伟;盖无双;卓祖闯;王振宇;;NaCl胁迫对野生地肤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
6 |
伍晨曦;孙羽;冯固;;小车前(Plantago minuta Pall.)种子表面粘液物质的吸水特性及其对种子在干旱环境中萌发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
7 |
姚庆群,谢贵水;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J];热带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8 |
斯钦巴特尔,额尔登桑,格日勒图;干旱胁迫对胡麻游离脯氨酸累积的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03期 |
9 |
梁满中,谭周鎡,陈良碧,周广洽,雷博华,蒋邹义;干旱胁迫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生命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
10 |
赵丽英,邓西平,山仑;活性氧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2期 |
11 |
王慧;毕玉蓉;;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叶黄素循环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2 |
张其德;;干旱对植物的影响[J];生命世界;1990年01期 |
13 |
任安芝,高玉葆,梁宇,陈世苹,刘爽,刘宁;白草和赖草无性系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反应[J];中国沙漠;1999年S1期 |
14 |
张华,刘子会,马春红,崔四平,郭秀林;干旱胁迫下玉米木质部汁液pH和ABA含量变化及其与气孔关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15 |
龚吉蕊,赵爱芬,张新时;多浆荒漠植物与中生植物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6 |
毛俊娟;倪婷;王胜华;陈放;;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麻疯树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7 |
杜斌;马瑞敏;单珊;;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根系中NO信号转导的影响[J];生物学通报;2008年08期 |
18 |
孙存华;杜伟;徐新娜;陈湘玲;张亚红;;干旱胁迫对藜叶片干旱诱导蛋白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09年03期 |
19 |
王大平;姚彩红;魏伟;吴淑洪;尹珊珊;;干旱胁迫对常绿欧洲荚蒾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20 |
A.Kumar;两种对照芥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