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郑萱凤李崇皓  
【摘要】:本文阐述了形成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植被的有利生态地理条件和该区三种湿生植被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该文着重提出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植被是该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需要;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需要;也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需要。同时,还提出在保护湿地植被的前提下,合理适度的利用它,发展湿地农业,畜牧业,旅游业。只有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才能发挥生态效益,确保持久的经济效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为;韩敏;;湿地生态系统状态参数遥感估算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王超;毕君;王振鹏;;河北坝上湖淖湿地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3 杨东;黎明;程玉;温华军;李鹏飞;徐飞;李伟;;长江故道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J];植物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砾;阮仁宗;;基于知识规则的洪泽湖湿地信息提取及动态变化研究[J];遥感信息;2011年03期
5 徐景贤;;唐海湿地自然植被初步调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王黎黎;张克斌;常进;呈中秋;刘建;;半干旱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植被生态位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4期
7 李国英;盛连喜;;黄河河口生态系统需水量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马文奎;马金龙;;佳木斯市英格吐河河口——三汊口段水环境整治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9 张绪良;肖滋民;徐宗军;张朝晖;;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2011年02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萱凤;李崇皓;;保护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植被[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2 宋玉玲;周琳;王兰霞;张悦;周瑞昌;;三江平原地区野果植物资源[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周炎武;肖彦子;陈桂珠;;梅河高速公路沿线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胡国军;徐小静;;湿地保护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胡国军;徐小静;;湿地保护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毛志刚;王国祥;任丽娟;;江苏盐城海岸湿地不同植被带沉积物粒度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潘瑛;谢永宏;陈心胜;李峰;;南洞庭湖黄土包河不同年龄洲滩生态特征的初步研究[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严晓瑜;董文杰;何勇;;不同传感器数据在若尔盖湿地植被变化监测应用中的适宜性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苏布达;易津;陈继群;包秀霞;萨那斯琴;文都日乐;;内蒙古乌拉盖湿地中下游植被退化演替状况的分析——内蒙古东乌旗乌拉盖湿地植被生态考察报告[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余学知;易建佑;李明非;廖炎平;杨仁平;;遥感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格吉勒图;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葛秀丽;南四湖湿地恢复过程中植被及种子库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王海星;西北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特征研究及其LUCC评价体系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王立新;内蒙古草原区河流河滨带湿地植被分布格局、过程与功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张二勇;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开发与植被演化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付为国;镇江内江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及植被修复策略[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郑忠明;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与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吴统贵;杭州湾滨海湿地植被群落演替及优势物种生理生态学特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9 余悦;黄河三角洲原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韦玮;基于多角度高光谱CHRIS数据的湿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琦;湿地设计及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黄安书;广西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利青;长治漳泽水库湿地植被生态恢复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王君霞;太原晋阳湖湿地植被生态恢复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彭亿;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植被恢复特征与主控因子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叶垚;SAR影像在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估测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东丽;山西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8 韩芳;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空间分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刘丽艳;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倪志英;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湿地植被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荣 王文平;恢复湿地植被 再现昔日美景[N];商洛日报;2008年
2 叶滨;阿什河将建“一岛三园”生态景观[N];哈尔滨日报;2007年
3 田凤谢倩;重庆开展有观赏价值湿地植被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关媛媛;我市启动库区消落带湿地植被攻关[N];重庆日报;2008年
5 记者 穆广田 通讯员 朱景生;吉林省最大湿地植被恢复一期工程完成[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记者 李运海王大庆;昔日抢地矛盾多 如今护绿享和谐[N];河南日报;2007年
7 沈府农周静文;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促进太湖生态良性循环[N];新华日报;2007年
8 记者 齐海山;我将大力保护东北湿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9 本报记者 孙立刚;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N];佳木斯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全大;东方湿地之都尽显魅力[N];华东旅游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