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宏梅徐淑霞刘晓帆马丽薛峰刘永泽张磊杨仁池  
【摘要】:正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血清激肽释放酶(KLK8)的水平,研究KLK8在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5初诊未治疗的ITP患者与19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未治疗组合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检测外周血血清激肽释放酶水平。结果:ITP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水平(1.77±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兆钺;美国血液学会对ITP诊治的指导意见[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7年01期
2 范颖,马骥,陶淑春;细胞因子对ITP发病机理与治疗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年01期
3 郭艳珍,付磨;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9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6年04期
4 倪国华,杭梅琴;西艾克治疗泼尼松无效的ITP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年01期
5 孔祥福,谢欣,李涛;中剂量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ITP[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年04期
6 徐蔼复,陈琳,高鹏,汤日杰,褚敏;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加脾动脉栓塞治疗ITP[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年04期
7 宋艳秋,刘忠民;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脾切除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0年02期
8 童浩,张雅贞;ITP转化为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7年04期
9 刘尚勤,陈燕;黄疸、出血伴意识障碍[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年04期
10 孙升云,朱珊,姚英民;血得安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1 杨光,周雅德,陆玲玲,王世一,徐西华,张荣君,张伟;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中作用的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7年02期
12 宋艳秋,姜振宇,李舜华,李薇,高素君,时亚香,王春艳,易永林,刘淑英,聂荣国,陈维金;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5年03期
13 敖志文,胡世耀,邓歆波,彭弘;脾动脉灌注免疫抑制剂联合脾栓塞治疗ITP[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4 田永军,孙汉英,刘丹,刘振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ITP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年02期
15 赵爽;;ITP患者血小板生成素及相关抗体临床检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21期
16 付锦云,陆德炎;VP方案与单用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比较[J];交通医学;1997年02期
17 刘汉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00年03期
18 吴浩清,邱国强,谢晓宝,顾伟英;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19 李丹;裘华森;;ITP患者脾切除后血小板变化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2期
20 王晓英;多抗甲素注射液加小剂量脾区放疗ITP43例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梅;徐淑霞;刘晓帆;马丽;薛峰;刘永泽;张磊;杨仁池;;激肽释放酶在ITP患者血清水平增高[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王艺超;彭兵;牛挺;;高通量基因芯片初步筛选ITP脾巨噬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段生宝;邵卉;;固相凝集法检测ITP患者血小板抗体及其临床意义[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秦云;黄江涛;袁志军;黄欣;汪锴;;短程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性慢性ITP疗效观察[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蔡皎皓;庄海峰;胡通林;沈建平;;中药联合TPO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危重型ITP一例报道和治疗体会[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刘新光;马士卉;孙琳;朱媛媛;石艳;秦平;侯明;彭军;;FcγRs在ITP中的表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其调控作用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7 金呈强;董海新;刘仿;赵元明;孙卓祥;高岩;窦翠云;井楠;王杰;王彤;宋丽;;PPAR-γ配体对ITP模型小鼠NOS生成诱导时间效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谊;侯梅;张智慧;;VEG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骨髓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娟;李红建;王红梅;罗文利;李涛;周克明;李南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宋国绪;;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合并骨髓纤维化1例报告[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军;靛玉红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杜伟廷;TIM-3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单宁宁;IL-18/IL-18BP在ITP发病机制中的调控及其免疫干预作用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4 周虎;CD72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基因表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朱效娟;B细胞活化因子在ITP中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梁婷婷;血清多肽图用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及疗效评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林灼锋;FGF2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赵新湘;猪心梗模型MRI心肌首过灌注及DE-MRI、cTnI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9 孙帅;体外心脏震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猪心肌病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0年
10 杨建民;血管紧张素-(1-7)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萍;缓激肽抑制TNF-α/ACTD诱导HLB_2G_5心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吕福刚;ITP患者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平均容积检测的临床价值[D];遵义医学院;2010年
3 仲伟爱;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抗体对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4 马骥;ITP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Th细胞功能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厚才;ITP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青海大学;2011年
6 李世峰;外源人激肽释放酶基因及依那普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对比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7 裴强;河北地区汉族人群CTLA-4基因外显子1+49A/G多态性与ITP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潘登;ITP与HP感染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马士卉;重症ITP中不同类型血小板自身抗体对丙种球蛋白疗效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段晓娟;Th17和Th22及其细胞因子在ITP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雷志勇;基因疗法治高血压动物实验获得成功[N];健康报;2002年
2 记者 胡蔓 通讯员 志勇 蔡敏 正航;“克隆”基因降血压[N];湖北日报;2002年
3 冯丽英;血友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