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佘妙容;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经过[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
2 |
许崇安
,高峰
,刘云鹏
,王柏勋
,金波
,刘世洲
,于锦香
,何娟
,李艳
,翟明;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发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2002年02期 |
3 |
李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1期 |
4 |
杨晓凤,贺丹,姜荣生;维甲酸加小剂量化疗临床治愈APL3例[J];白血病;2000年02期 |
5 |
战榕,杨婷;全反式维甲酸治疗5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维甲酸综合征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
6 |
王惠平,刘航,杨日楷;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1例[J];广西医学;2000年02期 |
7 |
张国材,郑冬,李群华,罗绍凯,李娟,彭爱华,童秀珍,谭恩勋,洪文德;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癌症;2004年04期 |
8 |
刘新建,张丕胜,杨彩丽,陈玲,苏丽娟,段璐芬,王喜莲;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白血病.淋巴瘤;2002年01期 |
9 |
冼青;小剂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
10 |
马剑平,陆化,王秀瑛;ATRA治疗APL诱导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探讨[J];江苏医药;1994年04期 |
11 |
王智,冯金萍,郝淼旺,郑引索,田昱平,姚亚洲,白秀琴;1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5期 |
12 |
陈焕新;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17期 |
13 |
;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血小板增多[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年09期 |
14 |
韩梅,高鹏!130021,付堃!130021;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11期 |
15 |
叶宝国,游慧萍;酮康唑、维甲酸及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治疗维甲酸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J];白血病.淋巴瘤;1998年03期 |
16 |
付倍蓓,范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生获得性维甲酸耐药的研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年04期 |
17 |
朱梅玉;;ATRA联合As_2O_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7期 |
18 |
闫骅;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6期 |
19 |
盛瑞兰;关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现状[J];中国癌症杂志;1998年01期 |
20 |
秦萍,羊裔明,屈艺,袁淑兰,孟文彤,梁勇,刘霆,贾永前;丹参酮Ⅱ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前后端粒酶活性变化[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