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潘燕李学军  
【摘要】:正目的: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作为抗凝剂,在应用于癌症患者治疗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时发现,它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实验动物显示 LMWH 有抗肿瘤转移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分析了 LMWH 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东;低分子量肝素与纳洛酮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九江医学;2002年04期
2 张怀东,陈丽娟,郑秀莉;低分子量肝素对ST段抬高的ACS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05期
3 王璐;;低分子量肝素抑制骨肉瘤LIVIN基因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4 李晓祥,赵挺,李耐三;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凝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5 钟宁;低分子量肝素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年03期
6 王庆利,尚雪原,张世玲;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过敏作用(英)[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9年03期
7 王庆利!济南250012,尚雪原!济南250012,纪建波!济南250012,孟雅娟!济南250012,朱业靖!济南250012,程艳娜!济南250012,张世玲!济南250012;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过敏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0年02期
8 郝菁华,石军,任万华,韩国庆,王万忠,朱菊人,王书运,谢英渤;肝素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微循环的临床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01年04期
9 刘兆英,魏延津;低分子量肝素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4年02期
10 程军;张雯;方鲁;陶筱娟;;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患者血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10期
11 王淑英;孙彩霞;汪坤;;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J];临床急诊杂志;2006年04期
12 凌敏;低分子量肝素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7年04期
13 张黎明,梅长林,赵学智,张翼翔;低分子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抗凝中的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年05期
14 郝菁华,石军,任万华,韩国庆,朱菊人,王万忠,王书运,谢英渤;肝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2期
15 易延静,宿文军,谢静,付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年10期
16 刘兆英,郑海涛,魏延津,李祥萍;低分子量肝素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7 易磊;郭风劲;陈安民;祝文涛;宋登新;张树威;胡伟华;李明辉;;低分子量肝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J];肿瘤学杂志;2007年04期
18 布哈力其·尼亚孜;阿布都卡地尔·阿布都拉;;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9期
19 马建,宋艳,李长龄;低分子量肝素对小鼠凝血时间及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1999年07期
20 张劲林,王琳;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低分子量肝素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燕;李学军;;低分子量肝素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洁;沈洪昇;王彬;;2-氧-2-苯氧基-4H-螺{萘[2,3-e][1,4,2]氧氮杂膦烷-5,10-二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实验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余海;廖小宜;周志俞;卢勇;;人颊癌细胞在胶原凝胶中生长和浸润特性初步研究[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4 陈向荣;;粘附法筛选胃癌细胞亚株及鉴定[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琦;吴波;姜少军;孟奎;石群立;施正良;;全反式维甲酸对卵巢上皮性癌荷瘤鼠干预后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A];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肿瘤学术研讨会暨无锡市妇产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卜宁;孙秉中;;Exosomes对L1210肿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王卉;杨国仁;宋现让;赵书强;王兴武;赵伟;于金明;;[11C]PD15303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不同表达水平肿瘤细胞的初步研究[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8 魏群;陈萍;王以;曹江;;eIF3s4 cDNA的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丰光;Germain J.P.Fernando;刘文军;;Th细胞在记忆性CTL介导的肿瘤保护中作用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10 龙塔;潘耀谦;佘锐萍;董发明;王天奇;杨玉荣;刘志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华;损伤肿瘤细胞释放分子促进肿瘤转移与抑制靶向αvβ3治疗的分子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娜;血小板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3 吴昊;肿瘤微环境因子乳酸在肿瘤细胞适应葡萄糖缺乏中的作用及其机理[D];浙江大学;2012年
4 焦阳;基质金属蛋白酶-2通过分解纤连蛋白促进整合素αvβ3-介导的肿瘤细胞的黏附与迁移[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焦波;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及低分子量肝素合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云山;IL-2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来源的Exosomes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于昕;蛋白激酶在妊高征大鼠肾脏的表达及低分子量肝素干预治疗的影响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丁宗辉;肿瘤微环境因子乳酸在肿瘤细胞适应葡萄糖缺乏机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肖中平;肝素质量控制及新型酶法制备低分子量肝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辛华;肿瘤细胞向血管外游走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文静;高活性低分子量肝素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艳芳;低分子量肝素精细结构的分析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陈洲;肝素生产后处理工艺的改进及低分子量肝素生产工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崔瑶;索拉非尼联合肝素/达肝素对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5 韩晓燕;NOX家族蛋白在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6 万剑;肿瘤细胞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孙林林;低分子肝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干预作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黄启超;IFN-α2a-NGR的肿瘤细胞敏感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杨丽娟;E-cadherin对肿瘤细胞转移进入血液循环后存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刘兆英;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及近期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青岛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向;德开发出预测癌症复发新方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李凯;化疗也艺术[N];健康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马爱平;纳米药物会成为治癌“导弹”吗?[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夏洪平 编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 张新;肺癌细胞有“致命弱点”[N];健康报;2008年
5 王兵;硒为何被人们称为“抗癌之王”[N];保健时报;2006年
6 李斌吴晶晶 点评人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梁伟;“精确制导”打击癌细胞[N];人民日报;2007年
7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医院 张新平衣晓峰 整理;基底细胞癌为何转移少[N];健康报;2008年
8 记者 张冬素;“策反”肿瘤细胞“卫兵”[N];浙江日报;2005年
9 郑颖璠 方彤;CT抗原和肝癌[N];健康报;2007年
10 夏博 译;肿瘤转移前早有准备[N];健康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