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大陆旋回研究中-北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为发育于中-北亚地区的西伯利亚、塔里木、中朝、扬子等4个克拉通积相邻的东欧乌拉尔山区,以及中亚造山系和中央造山系中众多前寒武纪地块中的重大热-构造事件群和地层系统,时代从中元古代(1800-1000Ma)至新元古代(1000-542Ma)。
|
|
|
|
1 |
钱迈平,袁训来,汪迎平,闫永奎;淮北地区新元古代后生植物化石新材料[J];古生物学报;2000年04期 |
2 |
毛德宝,钟长汀;超大陆旋回和成矿作用[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1年02期 |
3 |
裴先治;丁仨平;张国伟;刘会彬;李佐臣;李王晔;刘战庆;孟勇;;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
4 |
刘文中,徐士进,王汝成,赵连泽,李惠民,吴俊奇,方中;攀西麻粒岩锆石U-Pb年代学:新元古代扬子陆块西缘地质演化新证据[J];地质论评;2005年04期 |
5 |
耿元生;周喜文;;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年06期 |
6 |
张明;王忠;孟二根;武利文;;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质与资源;2006年02期 |
7 |
包志伟;王强;白国典;赵振华;宋要武;柳小明;;东秦岭方城新元古代碱性正长岩形成时代及其动力学意义[J];科学通报;2008年06期 |
8 |
舒良树;邓平;于津海;王彦斌;蒋少涌;;武夷山西缘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08期 |
9 |
唐烽;尹崇玉;高林志;刘鹏举;王自强;陈寿铭;;华北克拉通东部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生物地层序列[J];地质论评;2009年03期 |
10 |
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李瑞保;冯建赟;孙雨;张亚峰;刘战庆;;龙门山造山带轿子顶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1 |
张传恒;刘耀明;史晓颖;高林志;张聪;;下江群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J];地球学报;2009年04期 |
12 |
胡霭琴;韦刚健;江博明;张积斌;邓文峰;陈林丽;;天山0.9Ga新元古代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2010年03期 |
13 |
耿元生;周喜文;;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J];岩石学报;2011年04期 |
14 |
吕林素;毛景文;刘珺;陈刚;张作衡;谢桂青;王瑞廷;;新元古代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J];矿床地质;2007年04期 |
15 |
林广春;;扬子西缘瓦斯沟花岗岩的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8年05期 |
16 |
李春海;邢光福;姜耀辉;董永观;俞锡明;陈志洪;姜杨;陈荣;;浙江平水铜矿含硫化物石英脉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0年02期 |
17 |
张彦杰;周效华;廖圣兵;张晓东;武彬;王存智;余明刚;;皖赣鄣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壳组成及造山过程[J];地质学报;2010年10期 |
18 |
张彦杰;孙磊;周效华;廖圣兵;王存智;朱意萍;;皖赣相邻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探讨[J];地质学刊;2010年04期 |
19 |
王超;刘良;车自成;陈丹玲;张安达;罗金海;;阿尔金南缘榴辉岩带中花岗片麻岩的时代及构造环境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
20 |
王孝磊;周金城;邱检生;张文兰;柳小明;张桂林;;桂北新元古代强过铝花岗岩的成因: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制约[J];岩石学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