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钛铋系统玻璃的光学带隙及线性特性研究
【摘要】:实验室制备了TeO_2-TiO_2-Bi_2O_3系统玻璃的五块玻璃样品,并研究了其吸收边,折射率,金属标准值M,直接光学带隙,间接光学带隙及Urbach能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由于TiO_2和Bi_2O_3具有高的极化率,高的光学碱度,这种玻璃展现了较高的折射率;折射率随TiO_2和Bi_2O_3的加入而增大,光学带隙有减小的趋势。
|
|
|
|
1 |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3期 |
2 |
张德宝,唐景平,柳祝平,胡丽丽;掺铒钙铝硅玻璃的光学带隙[J];发光学报;2005年04期 |
3 |
瞿发俊;徐华;吴雪梅;诸葛兰剑;;双离子束溅射制备非晶SiO_xN_y薄膜的强黄光发射(英文)[J];功能材料;2006年03期 |
4 |
王艳玲;戴世勋;周宇;徐铁峰;聂秋华;;碲铋铌系统玻璃热稳定性及光学带隙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
5 |
朱汉明;苗银萍;孙汪典;;固溶体半导体Zn_(1-x)Mg_xS薄膜性质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4期 |
6 |
王玉新;郑亚茹;王晓玉;王晓雪;董李娜;宋哲;;氮气分压比对硼碳氮薄膜的组分及光学带隙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7 |
陈甲林,张君,赵青南;直流磁控反应溅射工艺参数对SnO_2:Sb薄膜光学带隙的影响[J];河南建材;2004年04期 |
8 |
杨成绍;王志光;孙建荣;姚存峰;臧航;魏孔芳;缑洁;马艺准;申铁龙;盛彦斌;朱亚斌;庞立龙;李炳生;张洪华;付云翀;;94MeV Xe离子辐照引起的薄膜硅光学带隙变化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0年01期 |
9 |
周东;许向东;王志;王晓梅;蒋亚东;;氮化硅薄膜的应力与性能控制[J];电子器件;2010年04期 |
10 |
杨春容;袁正希;薛书文;邓宏;;ZnO:Al薄膜性质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1 |
于威;吕雪芹;宋维才;路万兵;傅广生;;碳化硅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2 |
夏明龙;吴惠桢;斯剑霄;徐天宁;王擎雷;戴宁;谢正生;;Pb_(1-x)Mn_xTe稀磁半导体外延薄膜的光学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年04期 |
13 |
杨定宇;朱兴华;魏昭荣;孙辉;;CdS多晶薄膜的制备与光学性质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S1期 |
14 |
辛煜,宁兆元,程珊华,陆新华,甘肇强,黄松;ECR-CVD法制备的a-C:F:H薄膜在N_2气氛中的热退火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
15 |
肖剑荣;徐慧;李燕峰;李明君;;氮分压对氮化铜薄膜结构及光学带隙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7期 |
16 |
孙刚;辛煜;卢春山;;使用微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射流源高速沉积类金刚石碳膜[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7 |
潘孝军;张振兴;王涛;李晖;谢二庆;;溅射制备纳米晶GaN∶Er薄膜的室温发光特性[J];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
18 |
刘鹏;李蓉萍;董海成;李忠贤;;掺杂Y和Ce对纳米TiO_2光学特性的影响[J];稀土;2008年05期 |
19 |
肖剑荣;徐慧;刘小良;李燕峰;张鹏华;简献忠;;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铜薄膜[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3期 |
20 |
徐言东;李清山;蒙延峰;张霞;于业梅;李新坤;丁旭丽;;退火处理对ZnS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