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邂逅到“山”盟“海”誓: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播变迁的探讨

连慧珠  
【摘要】:回顾自18世纪中叶以来台湾原住民的文化传播变迁,受到外来政权、外来文化的极大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可说是原住民透过组织与报刊,发展传播身份、文化认同等主体性认同的关键性年代,或可谓台湾迈向原住民文化传播的包容、多元与开阔性的年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旅程;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举行成立三周年暨易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段丽娜;;浅谈新闻与文化传播的结合[J];新闻窗;2003年04期
3 曹海峰;曹亚峰;;试论小众传播与新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4 曹海峰;;小众传播与新媒介文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杨海霞;林文;;浅议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传播霸权[J];东南传播;2008年08期
6 周广挥;;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J];新闻爱好者;2008年11期
7 任火;;论文化传播中编辑的思想参与[J];中国编辑;2009年02期
8 吴祚来;;对外传播与文化焦虑[J];对外传播;2009年09期
9 夏光富;;数字媒体对文化传播的演进与重构[J];新闻界;2010年01期
10 李勇;;“中国风”网站引导动画的文化传播——兼谈“听涛阁”网站的UI设计[J];新闻爱好者;2010年06期
11 谭丹;;论《中国教育报》之文化公益性[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11期
12 王驰坤;;健康理念:对外文化传播新契机——以CCTV4《中华医药》栏目为例[J];声屏世界;2011年02期
13 靳旭林;;透视美国的文化传播[J];今传媒;2011年03期
14 宋维山;广告传播与文化传播的互动作用管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5 杨绪忠;试论鲁迅早期的传播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6 刘传清;;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审美特征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7 黄梦阮;申睿;;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18 朱方;;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2008年北京奥运宣传为例[J];当代传播;2006年05期
19 曹胜;;大学媒介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控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0 ;浙报集团牵头组建产业基金[J];城市党报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慧珠;;从邂逅到“山”盟“海”誓: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播变迁的探讨[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2 李睿;;文化传播与Internet[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邵文光;;电视媒体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的挑战(发言提纲)[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潘雪;;试论文化传播对民族心理的潜导[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谭英;王悠悠;缑博;张铮;赵士文;李庆风;;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文化生态的干预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南朱庄村和内蒙古武川县三间房村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8 尉天骄;;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9 祝卫东;宋坚;;运用互联网的优势 打造水文化传播虚拟平台[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黄若涛;;媒介奥运事件的多重价值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鹏;转型时期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霞;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国辉;女性时尚杂志的文化传播使命[D];河南大学;2008年
4 粟龙梅;电视栏目名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颖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湖南《大公报》[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葛艳玲;石河子地区汉族移民文化传播及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陈娟;论旅游活动和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佘敏;传统节日文化电视传播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陈建新;《申报》与西方法文化传播(1906-1911)[D];湘潭大学;2008年
10 王斌;文化传播的社会技术浅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媒体格局下媒体的共存与融合[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邱桂奇;160万青少年点播 IPTV成为未成年人文化传播新渠道[N];通信信息报;2006年
3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举办[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马洪超;从听到看,“小喇叭”转型的启示[N];经济日报;2011年
5 徐德昭;“集团作战” 华丽转身[N];东莞日报;2010年
6 本版撰稿 张楠 陶秋月 杨楠 郑阳;主流媒体·主流声音·主流房地产消费群[N];长春日报;2005年
7 许婷婷;桂青山:文化传播需要健康的理念[N];中国电影报;2010年
8 黄鑫;文化传播也需参考他方视角[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张阿利;让文化传播远离“三俗”[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聂震 李涵;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窗口[N];安阳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