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Ikonos卫星影像及其应用

陈楚江  
【摘要】:Ikonos是美国Space Imaging公司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提供1米地分辨率的高清晰度商用卫星1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使对地观测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能满足“数字地球”的需要,能替代航空摄影并满足工程勘察的需要。本文对Ikonos卫星及其产品进行了介绍,并对它在工程勘察设计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筠,黄新宇;数字地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球信息化载体——背景、概念、支撑技术、应用述评[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年03期
2 何淑贞,王日远;数字地球——知识经济的巨大信源库[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年12期
3 徐冠华;;构筑“数字地球” 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J];Aerospace China;2000年01期
4 张根耀,赵西卿;数字地球及其新技术[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吴文瑾;;构建“数字地球”已不再是梦想[J];青年科学;2009年Z2期
6 李德仁;石立特;;第5届数字地球国际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02期
7 陈述彭;数字地球:挑战与思考[J];遥感信息;1999年02期
8 刘文熙;;数字地球——知识经济的基石[J];学术动态报道;1999年04期
9 吴雯;;建设“数字地球”家园 开创人类美好未来[J];Aerospace China;2000年01期
10 韩乐荣;;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学[J];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16期
11 经言祥;;数字地球与“3S”技术[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06期
12 谢刚生,李大军,于海龙,邹时林;数字地球及其应用前景[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3 陈秀珍;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与地理系统[J];引进与咨询;2000年02期
14 王新洲,Edward Kujawski;数字地球中的数据处理理论[J];测绘工程;2001年02期
15 赵永平,承继成,过静君,李琦;数字地球的体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16 郭仁忠,林亨贵;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认识“数字地球”[J];地球信息科学;2001年01期
17 陈军;;漫步遨游全球[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18 李汉武;;数字地球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J];测绘技术装备;1999年04期
19 霍沛军;“数字地球”——信息化的地球[J];河南科技;2000年03期
20 李唯实;王静;;“数字地球”与“数字海南”[J];今日海南;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楚江;;Ikonos卫星影像及其应用[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2 王净;江刚武;;GIS在数字地球时代的新发展[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发展数字地球 迎接信息时代[A];第五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汇编[C];2001年
4 黄家柱;;卫星遥感与数字江苏[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5 王净;;ComGIS——数字地球时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6 叶其江;;现代测绘与数字地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王心源;;数字地球对地理科学的机遇与挑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袁航;;数字地球与数字徐学的初探[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雅丽;;数字城市概述[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10 李琦;吴少岩;;数字地球—下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显刚;数字地球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李洪宁;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理论体系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张立强;构建三维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4 宣文玲;以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为基准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定位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于文洋;面向数字地球的三维景观构造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陈建华;原生模式GML空间数据管理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巩丹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立体影像处理模型与算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8 江绵康;“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瑞;3S技术在河北省唐山市地面形变监测和城市扩展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侯涛;三维仿真场景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哲威;基于J2EE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刘阿亭;基于Silververlight的3D数字地球模型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项彦生;基于GIS的城市洪涝灾害评估及地理数据库的建立[D];汕头大学;2004年
4 冯子军;WebGIS理论研究和OpenMap源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健;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地学信息集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辉;MODIS数据对海上溢油事件的观测[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程辉;基于J2EE的分布式多源空间数据服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夏秋勤;“没有围墙的GIS实验室”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江林;GIS在山东省国土资源空间信息共享平台(SDGIS)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蕊;本溪市数字土地总体设计与网络信息发布系统的实现[D];东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力;浅谈数字地球特点[N];中国测绘报;2002年
2 山边;数字地球的概念[N];中国测绘报;2003年
3 宁津生 陈军 晁定波;数字地球的科学畅想[N];中国测绘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杨朝晖;数字地球:让我们出行更智慧[N];科技日报;2009年
5 小苗;数字地球的基本框架[N];中国测绘报;2003年
6 王大力;数字地球的运行和维护[N];中国测绘报;2003年
7 王杰;卫星遥感应用 造福“数字地球”[N];科学导报;2006年
8 李大庆;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成立[N];科技日报;2007年
9 于慈彦 邸振利 李墩彬;从数字地图到数字地球[N];中国测绘报;2001年
10 宁津生 陈军 晁定波;辅助政府决策[N];中国测绘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