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鸿昌  
【摘要】:正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算起,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而国有企业开展的产权改革,至今也已经10多年了。经过10多年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据统计,到2004年年底,全国仅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000多家。10多年来的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少岩;;防止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J];经济视角;2007年04期
2 梁高升;MBO与国有资产流失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5年23期
3 田世伟;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亟待解决[J];中国经贸导刊;1994年09期
4 李晓燕;谢长青;;基于规避国有资产流失的企业改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06年10期
5 周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MBO——国有资产流失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4期
6 张维迎;;只要国有资产真正存在[J];中国商人;2004年05期
7 郭连海;;论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防范[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8 胡迟;国有资产流失的新动向及其防范[J];中国改革;2005年07期
9 叶友;张百祥;聂尚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流失与会计监管综合治理——“郎氏风暴”解析[J];财务与会计;2005年01期
10 谢丽威;;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其风险防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年11期
11 单荣文;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国有资产流失防止问题的探讨[J];市场研究;2004年06期
12 胡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改革路径选择[J];中国财政;2005年09期
13 田世伟,王玉芬;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亟待解决[J];黑龙江财会;1994年09期
14 田静,王亮;浅析MBO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5 陈燕;;产权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年10期
16 周弼华;;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7年06期
17 于利民;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探讨[J];冶金财会;1995年08期
18 草央;;触目惊心的国资流失黑洞[J];职工法律天地;2007年08期
19 蒋贻;规范国企改制行为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商业会计;2005年13期
20 李融荣;股份制改革不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J];当代经济;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昌;;简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干部管理体制改革[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黄祎烨;应益荣;;MBO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幼喜;;经济货币化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盲点[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4 吴红卫;朱琦;;谈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原因及对策[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5 李鸿昌;;简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干部管理体制改革[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陈培文;方国斌;;论国有资产改革中的规范化[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侯向丽;;加强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8 肖跃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须反击隐形经济[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9 温来成;;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问题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怀;;规范产权转让行为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国有企业改革与最优产权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君文;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赵莹;中国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钟成;国有资产监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丁天舒;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瑞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性质与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邓宇;政府监管国有资产能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燕;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李永刚;基于进化博弈分析的跨国国际战略联盟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张鹏飞;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及防范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鹏;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郑奎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其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董春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智慧明;我国经营管理层收购模式下的国有资产流失防范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张伟伟;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韩;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力;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机制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8 戚小波;国有资产流失[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王遥;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张人介;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海梅;国资经营公司将浮出海面[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吕贵民;国有资产流失令人触目惊心[N];陕西日报;2006年
3 白天亮;从制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苏和;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吴婷;国资委:严防国有资产流失[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通讯员 余森林 姜水中 雷刚;英山县国资局“五把锁”锁住国有资产[N];黄冈日报;2006年
7 记者 安东;加强制度建设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8 记者 李迎鑫;国有资产“低评贱卖”行不通了[N];三峡日报;2006年
9 李伟 四川省宜宾市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方式[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上海国有创投资金主要投资领域确定[N];证券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