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筑遮阳产品光学性能评价研究

任俊  闫增峰  赵群  
【摘要】:本文以欧盟建筑遮阳有关标准为基础,介绍了建筑遮阳产品的类别、光学性能与指标,重点研究了建筑遮阳产品光学性能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遮阳产品光学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标准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贺玲琳;黄蓓华;;建筑遮阳的春天还远吗?[J];绿色建筑;2010年01期
2 ;首批建筑遮阳专项示范工程通过验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09期
3 周焕明;;建筑遮阳节能技术浅析[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06期
4 赵青扬;漫谈建筑遮阳[J];建筑知识;2002年06期
5 ;建筑遮阳软卷帘、遮阳篷行业标准通过审查[J];门窗;2009年05期
6 佳音;;建筑遮阳:形式逐渐多样化[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11期
7 ;行业标准《建筑遮阳产品术语》编制[J];建设科技;2011年02期
8 陈伯望,谢凡,沈蒲生;夹持法拆除底层承重墙应用与测试[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林东华,徐忠根,杨泽群;广州体育馆大众活动中心应变状态测试与分析[J];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韩丽艳,王东方,何嘉鹏,姜正良;住宅空调冷热量测量技术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1 宫必宁,崔吉淦,郭建强;水泥深层搅拌桩测试技术初探[J];岩土工程界;2000年08期
12 冯学,刘泳,倪美琴;空调风管系统的现场漏风量测试[J];安装;2001年01期
13 周德恒,叶本焱,张丰之;信达金融大厦无粘结预应力墙梁的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1999年12期
14 姚文,孙均兵;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测试控制台的研制[J];微型电脑应用;1999年08期
15 杜江涛,王爱英;国内外建筑天然光研究的新方法[J];灯与照明;2002年Z1期
16 卢照辉;动力触探测试及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7 杨鼎宜,陈峰;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保温隔热性能测试[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3年03期
18 陶西贵,谭跃虎;锚拉桩深基坑支护预应力锚杆的现场测试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4年02期
19 张雯,张三明;建筑遮阳与节能[J];华中建筑;2004年05期
20 刘曼峰;;重提建筑遮阳——物美价廉的建筑节能方式[J];四川建材;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俊;闫增峰;赵群;;建筑遮阳产品光学性能评价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肖德玲;田云;李新立;;智能全热交换新风系统研究及开发[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来豫;孙凯;庞宪卿;;螺旋风管内胀芯管连接方式的漏风率测试及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4 黄翔;向瑾;武俊梅;;蒸发冷却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测试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大庆;郝鹏;何清华;杨晓乾;;液压冲击对混凝土泵车结构振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超;;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参数分析[A];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C];2009年
7 朱奕锋;冯健;李好久;;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撑体系—预应力桁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单丹;;浅谈建筑遮阳技术与节能[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学亭;张建明;戎卫国;;动态流量平衡阀性能的测试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10 朱燕燕;杨坤丽;韦延年;;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遮阳设计方法的简化及其评价[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刚;基于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的窗口物理环境品质综合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黄群武;耐候性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俊;生态视角下的建筑遮阳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杜涛;长悬臂钢结构应变测试及分析与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邓盼盼;建筑遮阳节能计算及对自然通风影响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汤浩浩;基于PBECA软件下长沙地区建筑遮阳设计计算及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王金鹏;建筑遮阳节能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岩;建筑立面采光及得热系统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鑫;湖南地区建筑遮阳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冯林东;适宜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遮阳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扬;建筑遮阳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潘孝祥;重庆地区建筑遮阳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佳音;建筑遮阳:形式逐渐多样化[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杨仕超 马扬;建筑遮阳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几个问题[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特约撰稿 张东海;苏沪粤建筑遮阳示范工程各有高招[N];建筑时报;2011年
4 溟捷;建筑遮阳技术规范出台[N];建筑时报;2011年
5 石颖川;建筑遮阳 兴若朝阳[N];中国建设报;2011年
6 吉羽;海南推广应用建筑遮阳新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月月;建筑遮阳发展时机已成熟[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任佳;“遮住”阳光开启节能新途径[N];中国建设报;2011年
9 陆宝兴;建筑遮阳产品规范有参照[N];建筑时报;2007年
10 临夏州规划局 李晋阳 陶万艺 宋斌;关于临夏建筑遮阳和“阳光权”问题的思考[N];民族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