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韬黄红兵林子超刘庆朱伟  
【摘要】:目的:应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并阐明有效成分群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文本挖掘茵陈蒿、大黄、栀子各自所能影响的基因或蛋白质数据;收集茵陈蒿汤中6,7-二甲基氧香豆素、京尼平苷、红花黄色素A、大黄酸、大黄素等17种血中移行成分,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 Studio2.5版完成分子构建,并上载至PharmMapper服务器进行靶标预测;从BIND、BioGRID、DIP、HPRD、IntAct、MINT等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中收集与预测靶标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已有的实验证实:4个蛋白质与茵陈蒿相关,8个蛋白质与大黄相关,没有蛋白质与栀子相关。大黄酸、大黄素、6,7-二甲基氧香豆素、绿原酸等6种化学成分不但可直接作用于实验证实的靶标,也可像异秦皮啶、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8种化学成分一样,通过影响相关靶标而发挥间接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茵陈蒿汤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促进茵陈蒿汤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策略可为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汶忠;;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J];光明中医;2011年09期
2 姚菊红;;茵陈蒿汤外洗配合酶诱导剂治疗新生儿黄疸22例[J];光明中医;2011年10期
3 都传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年02期
4 熊秀峰;;茵陈蒿汤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1年07期
5 徐碧红;李茂清;;加减茵陈蒿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81例[J];中医杂志;2011年16期
6 耿炎炎;张建伟;;茵陈蒿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后ABO血型不合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1期
7 边艳琴;刘平;章李军;宁冰冰;陆雁;陈高峰;刘成;刘佳;孙明瑜;;茵陈蒿汤和茵陈四逆汤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方证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钱宏利;;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4期
9 华圆;冯健;李范珠;;茵陈蒿汤利胆退黄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7期
10 周华友;于艳涛;张文;张健媛;杨贺才;刘持翔;王淑红;石文;;茵陈蒿汤对免疫小鼠ABO血型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11 魏国丽;郑学宝;刘强;周宇;;茵陈蒿汤方剂配伍对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7期
12 梁会;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不同工艺制备茵陈蒿汤化学成分的比较[J];中成药;2011年08期
13 陈大舜;;古方今用 验案存真(九)[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4 张翠月;高征;;茵陈蒿汤加减结合中药面膜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31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年07期
15 王健;白兆芝;;白兆芝教授治疗急重病验案举隅[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6 刘建军;孙向党;晁恩祥;;仲景黄疸病证治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17 郎晓莉;;《金匮要略》下法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5期
18 姚洁敏;张志峰;严世芸;;晋隋唐时期“急黄”病证理法方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19 王辉;王璐瑜;;急性黄疸型肝炎临证心得[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9期
20 陈新宇;龚艺;周秋娴;;固胎茵陈汤预防ABO母儿血型不合3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韬;黄红兵;林子超;刘庆;朱伟;;运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2 刘韬;黄红兵;林子超;刘庆;朱伟;;运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国珍;肖苏凤;;复方茵陈蒿汤在乙型肝炎中运用[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张虹亚;杜金龙;吴敏;刘涛峰;王建峰;孙洪波;;加减茵陈蒿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成;孙明喻;闫晓风;韩琳;张艳;刘成海;刘平;;茵陈蒿汤(YCHD)通过抑制HSCs激活干预大鼠DMN诱导肝纤维化的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6 徐运;;MCI早期诊断的分子靶标和影像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全;高飞;梁伟波;胡怀忠;焦守恕;;Rta蛋白:一个新的鼻咽癌临床诊断的分子靶标[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刘清华;;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洪波;蒋理靖;翟艳玲;;茵陈蒿汤重用大黄治疗重症肝炎62例体会[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张达坤;佘世峰;邝卫红;朱慧婷;;茵陈蒿汤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BSEP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力超;结肠癌肝转移诊断、治疗相关分子靶标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马宏宇;茵陈蒿和桑叶的成分以及固相色谱法对茵陈蒿汤效应物质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3 彭亮;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李永州;中医治疗肝癌方药的筛选评估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家鹏;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肥大细胞的功能异常及其在瘙痒发生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达坤;利胆退黄法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BSEP和NTCP的影响及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周玮;GRP78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Meta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玮;GRP78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Meta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威;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乙肝表面抗原持续表达对宿主细胞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郑江华;芯片技术筛选肝癌早期复发相关基因及对SOX4、CD24验证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娟娟;茵陈蒿汤对鸭肝组织病理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闵春艳;茵陈蒿汤人肝细胞膜固相色谱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王奇;茵陈蒿汤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徐巾茹;复方黄柏液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痤疮临床观察及机理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刘太华;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6 王倩;茵陈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及茵陈蒿汤药物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7 王景琦;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江正宪;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阻型)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伍晋;茵陈蒿汤加减内服配合杵针刺激足底反射区疗法治疗女性胃肠湿热型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孙文博;引经药柴胡对茵陈蒿汤在黄疸大鼠体内外物质基础影响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东 周海虹 李雪梅 林锦培 范应 徐维佳;揭开茵陈蒿汤抗脂肪肝的秘密[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广东省五华县双华镇福全管理区卫生站 陈彬宜;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3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 唐博祥;茵陈蒿汤加减治急性肝炎[N];保健时报;2007年
4 韩晋;方药配伍对茵陈蒿汤中绿原酸溶出率有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白河;茵栀益肝颗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蔡敬民;经方新用治顽疾[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孟琳升;《金匮要略》黄疸证治法则[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记者 齐芳;我科学家发现防治脂肪肝与糖尿病分子靶标[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天舒;我科研人员找出防治脂肪肝分子靶标[N];健康报;2009年
10 徐红;枕神经痛治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