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维勇;李勇;王志光;尹述凡;张椿年;陈秀华;李炳生;;4-脱氧-4-磺酰胺基-4′-去甲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年05期 |
2 |
尹述凡;王志光;马维勇;陈秀华;王天都;张椿年;;4,4’-O-双(2-羟基-3-取代氨基)丙基-4-去甲表鬼臼毒素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年11期 |
3 |
赵翠花,陈奕,丁健,段文虎;喹喔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05年09期 |
4 |
庞冀燕,汪波,蔡于琛,杨华,冼励坚,许遵乐;2,4,5,7-取代芳基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5 |
王奇巍;杨国红;林梦感;朱文君;杨义芳;;长春新碱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年01期 |
6 |
张淑兰;祝丽君;刘文东;张立夏;饶志;温建;宫平;;4-(甲基苯胺基)-3-氰基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年04期 |
7 |
唐帆;唐圣松;;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年05期 |
8 |
马秀文;王哲清;张椿年;;2,3-双(烷胺甲基)-1,4-二羟基蒽醌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10期 |
9 |
陈再成;孙昌俊;韩书华;;2-苄氧基-及2-(2-苯基乙氧基)-5-氟-4(3H)-嘧啶酮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年01期 |
10 |
姜凤超,马卫东,程仕才;β-锗代-α-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药学学报;1992年02期 |
11 |
孔德源,章雄文,朱勤,谢雨礼,谢毓元,周锡庚;氨基酸类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Ⅰ[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8年04期 |
12 |
葛燕丽,姜凤超;哌啶酮类法尼基转移酶抑制药的微波幅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J];医药导报;2005年07期 |
13 |
刘宏;韩冬;孟祥豹;李中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果糖并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改进[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5年04期 |
14 |
李波;曾晖;周鹏;梁桂兆;梅虎;李志良;;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用于7位取代20(S)-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精细化工;2006年01期 |
15 |
郝北辰;张奕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维甲酸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06年02期 |
16 |
吴文娟;方丹青;陈任宏;王菊平;;抗肿瘤有机锡(Ⅳ)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构效关系研究(英文)[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7 |
赵和平;郜洪文;胡丰林;樊美珍;;来源于一种蛹拟青霉的抗肿瘤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8 |
缪震元;张万年;游亮;郭巍;张晶;盛春泉;姚建忠;车晓颖;王文雅;;7-芳杂环高喜树碱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年02期 |
19 |
韩光;杜钢军;许启泰;;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10期 |
20 |
万宗明;孙静;宋光明;;鬼臼毒素类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