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羟醋酸共聚物微球中盐酸噻吩诺啡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噻吩诺啡缓释微球载药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睛-甲醇-0.02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3,含0.2%的三乙胺)(40:15:45)为流动相,220nm为检测波长。结果:在1~10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对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n=5);回收率在98%-102%之间。结论:本法精密、准确,适用于盐酸噻吩诺啡缓释微球载药量的测定。
|
|
|
|
1 |
温新民,毛庆华,汤建,虞心红;度洛西汀的合成进展[J];合成化学;2004年06期 |
2 |
孟慧,任志红;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
3 |
鲁泽清;张延令;;羧噻吩青霉素和先锋霉素Ⅰ用作胃肠道手术的前瞻性和随机对照试验[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2年05期 |
4 |
张寅生,张玉英,彭司勋,戴德哉;4-芳环及芳杂环胺甲基酚类化合物的合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5 |
姚爱平,刘滔,胡永洲;盐酸噻氯匹啶的合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年03期 |
6 |
张翔,凌保东,雷军,蔡春燕,王浴生;细菌β-内酰胺酶对4种头孢菌素的水解作用及三唑巴坦的抑酶效应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年11期 |
7 |
赵福洲;;一种新的β-内酰胺抗生素——BRL17421[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2年02期 |
8 |
刘滔!杭州310006,姚爱平!杭州310006,胡永洲!杭州310006;2-(2-噻吩)乙胺的合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9年03期 |
9 |
吴树强;;在结肠直肠外科中以甲氧噻吩头孢菌素作预防性抗菌素应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1年06期 |
10 |
王信琪;;羧噻吩青霉素和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甲氧苄氨嘧啶联合治疗癌症患者的感染[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2年03期 |
11 |
江银枝,胡惟孝;2-乙酰噻吩吖嗪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年01期 |
12 |
陈汉源;;氧哌嗪青霉素、羧噻吩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药代动力学的比较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1年01期 |
13 |
叶晓炜;选择性抑制碳酸酐酶的5-(芳磺酰基)噻吩-2-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扩张脑血管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3年01期 |
14 |
向华,廖清江;6-甲氧基-2-(4-甲氧苯基)苯并[b]噻吩及其异构体的合成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年03期 |
15 |
王世德,谢敬霞,魏树礼,何素梅;阿霉素羧甲基化葡聚糖微球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年07期 |
16 |
;缓释布洛芬微球的制备工艺因素对粒度及体外释放的影响[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5年01期 |
17 |
傅崇东,蒋雪涛,胡晋红,吴伟;口服用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6年09期 |
18 |
;采用聚(DL-乳酸共羟乙酸)微球使破伤风类毒素稳定以控制抗原的释放[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6年06期 |
19 |
郑秋君;测定从生物降解微球中抽提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法(英)[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7年03期 |
20 |
梁月琴;氟尿嘧啶微球的部位特异性药物靶向[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