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志;李珊珊;张頔;李波;杨艳伟;;胸腺在免疫毒性病理学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J];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24期 |
2 |
于益芝;王建莉;曹雪涛;;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8年06期 |
3 |
常凌爱,路士华,杨莉;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学中的作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
4 |
刘恩梅,罗嘉慧,涂文伟,刘宇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脐血CD14~+单核细胞转化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11期 |
5 |
吴军,王捷,杨太成,赖晃文,郑文岭,王晓怀;钙离子载体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1期 |
6 |
杨吉伟;;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与扩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3年02期 |
7 |
练诗梅,王晓波,薛祖光,张旗,孙健,荒木弘一;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扩增[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年05期 |
8 |
黎阳,包蓉,黄绍良,吴燕峰,魏菁,周敦华;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5期 |
9 |
张中伟;秦环龙;;肠道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功能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22期 |
10 |
胡茂志;戴华;焦新安;张辉;潘志明;高明燕;程宁宁;刘秀梵;;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年10期 |
11 |
侯静;张连生;柴晔;宋飞雪;刘瑛;曾鹏云;吴重阳;岳玲玲;李莉娟;;调节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
12 |
王红祥;赵湜;毛红;李宾公;邹萍;;脂肪基质干细胞对异基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
13 |
杨丽红;;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征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年05期 |
14 |
丁洁;;AIDS和AIDS相关综合征患者末梢血树突状细胞:高强度Ⅱ类抗原表达和功能的表达[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8年06期 |
15 |
孙兆黎;树突状细胞与移植排斥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7年03期 |
16 |
VERG Véronique,MARTINACHE Chantal,LEON Anne,GORIN Norbert-Claude,BERNARD Jacky,LOPEZ Manuel;从单核细胞分化的树突状细胞的低温保存及其临床应用(英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0年04期 |
17 |
王全楚;树突状细胞在抗病毒免疫及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年02期 |
18 |
祝恒成;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年04期 |
19 |
马俊芬,黄幼田,杨洪艳,董子明;RT-PCR检测癌胚抗原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的表达[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年01期 |
20 |
师玲玲,熊爱华;树突状细胞表达分子DC-SIGN在HIV-1感染传播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