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裴保香秦攀罗燕萍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并探讨其发展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年中10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10种药中只有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的年用药频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年用药频度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P0.05)有相关性;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P0.05)无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的用药频度与环丙沙星耐药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5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婉飞;张媛媛;汪丽;王卫华;;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23期
2 陈海滨;周光;;呼吸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业;2008年23期
3 陈国胜;熊自忠;魏艳艳;;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5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5期
4 侯万乐;田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02期
5 耿荣华;;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8期
6 李孟;陈凤萍;杨卫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7 王中新;魏艳艳;熊自忠;;重症监护病房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4期
8 付玉华;褚桂梅;李胜君;;264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5期
9 刘宇;甘慧泉;徐坤;徐君;;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率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6期
10 彭定辉;周铁丽;朱丽青;吴庆;李超;刘媚娜;陈慧;余方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及耐药特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1期
11 周铁丽;彭定辉;朱丽青;吴庆;李超;刘媚娜;陈慧;余方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检验医学;2008年04期
12 卞海林;张婷;彭伟;邓义军;柏宏坚;张亚明;陈宗宁;;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0期
13 禇海青;任胜祥;李惠萍;韩立中;倪语星;;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1期
14 裴保香;秦攀;罗燕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7期
15 许世琴;邢志广;吕慧娟;李庆丽;杨焦峰;邵咏;;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变迁与控制策略[J];职业与健康;2008年14期
16 毕东杰;李燕;王永梅;;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北京医学;2011年09期
17 今毅;郑晖;谢文;;11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医药导报;2007年10期
18 张敏;朱小燕;黄文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年05期
19 高海锋;陶焕荣;葛君琍;;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2期
20 李鸿雁;夏前明;李福祥;全燕;朱忠立;;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耐药现状及临床策略[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保香;秦攀;罗燕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裴保香;秦攀;罗燕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苏维奇;李莉;孔繁荣;;青岛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潘发愤;李德周;;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及耐药机制分类检测[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建;张艳红;;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体外抗菌活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邱红;胡礼仪;李毅;;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丁进亚;李曙平;阎有功;曹军皓;齐明;;医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杨继红;李雪;周力;孙为民;郑志昌;;我院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周乐翔;李智山;杨燕;邓三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概况与耐药性探讨[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彭书案;;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敬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杰;中国部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魏殿军;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4 陈林;铜绿假单胞菌内在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叶英;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及整合子参与的多重耐药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6 黄晶;2004-2006年长春市医院内细菌耐药监测及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基因型特征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廖如燕;广东地区三种医院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悦;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W61耐药与播散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陈建;结核患者社会行为因素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曾爱中;乙肝病毒基因型与应答反应关系及逆转录酶和全基因组变异位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鑫淼;中国五地区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及甲酰化酶基因型分布比较[D];四川大学;2006年
2 王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3 刘蓉;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姚兴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军;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相关性研究和AmpC酶的检测[D];吉林大学;2007年
6 蔡双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的体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7 魏树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模型构建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8 范明鑫;R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特征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王晋芳;血液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 邓昂;用抗菌药前10项提示[N];健康时报;2007年
2 张可;选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司徒伟;腹泻药联合服用有先后[N];健康时报;2010年
4 李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刘玉村;遏制耐药 从送检开始[N];健康报;2007年
6 黄微;皮试由具体情况而定[N];健康报;2008年
7 陈言;基础工作忽视不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白毅;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处境尴尬[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叶龙杰;法无明文,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成“鸡肋”[N];健康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