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芩的新型提取方法研究

贾忠  邵长江  贺殿  王晋楠  文惠玲  
【摘要】:目的:探索黄芩的新型提取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含量,比较水提法与液-液连续萃取法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差别。结果:水提法与液-液连续萃取法对黄芩苷提取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液连续萃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提取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敏霞;黄芩甙提取方法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04期
2 李滨,都晓伟,孙慧峰,杨书彬,刘晓辉,张丽萍,丁丽萍,刘静君;黄芩栽培质量的动态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9年01期
3 李润吾;;对“三黄”炮制的初步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Z2期
4 乔延江,王松君,苏克;不同种属黄芩中微量元素的X荧光光谱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6年05期
5 毕玉环;黄芩的药理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1998年08期
6 阿荣高娃;柴胡与黄芩伍用的抗病毒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1999年S1期
7 徐纪文,罗素芗;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徐春晓;黄芩不同炮制在妇科中的运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1年09期
9 刘菊福,卢长安,廖福龙,刘岱,崔淑莲,杨立新,冯学锋,杨京玉,胡世林;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主要药效作用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3期
10 苏苏,王勇,燕吉敏,李林初,陈家宽,周铜水;反相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11 肖丽和,张箭,王红燕,董淑华;黄芩CO_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6期
12 张文,张金莲;豫北地区黄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3 王宪龄,刘仁慧,刘方洲,张影;柴胡黄芩配伍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整体调节作用初探[J];中医研究;2004年05期
14 李晓燕,韩桂茹,赵韶华;黄芩含量测定中双波峰的出现及解决措施[J];中国药品标准;2004年02期
15 马廉兰,张文平,刘志春,谢水祥,曾祥凤;15种中草药对小鼠吞噬细胞吞噬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6 杨冬野,蔡少青,王璇,杨文莲,谿忠人,山路诚一,难波恒雄;不同生长年限野生与栽培黄芩的药材鉴定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22期
17 许彦枝;邹慧儒;;中药双黄补对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12期
18 王宪龄;周志;;试探柴胡黄芩药对清泄肝胆的配伍作用[J];中医研究;2009年06期
19 王小丽;况花荣;钟有添;;黄芩不同提取物对两种深部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0 李子;郝近大;;黄芩道地产区形成与变迁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忠;邵长江;贺殿;王晋楠;文惠玲;;黄芩的新型提取方法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2 王雪峰;刘芳;谢彬;孟宪生;;不同提取方法的黄芩制剂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_(3m)和保护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段雪云;许腊英;毛翼;;生姜口服液中生姜提取方法的研究[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马逾英;王娜;;白芷挥发油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5 王梅英;陈慧斌;余清;陈绍军;;姬松茸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典;张建华;陆萍萍;;白芷不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A];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项秀娣;;莪术油质量控制及药理研究进展[A];2009浙江省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飞;;决明子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A];2009浙江省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姜宁华;陈素红;;杭白菊研究进展[A];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江月仙;孙丽华;王巧懿;邓熠;;HPLC法测定银丝保片中葛根素含量及不同提取方法比较[A];2006年全国药物质量分析学术研讨会——《药物分析杂志》第二届普析通用杯优秀论文评选颁奖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燕;黄芩抗焦虑活性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2 宋琳莉;基于不同来源黄芩物质基础拮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孙晓如;[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4 姜荷;姬松茸菌丝体中抗肿瘤、免疫活性多糖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5 肖小芹;美洲大蠊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马朝阳;玫瑰红景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D];江南大学;2009年
7 吕兆林;竹叶黄酮和挥发油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孟宪生;葛根芩连汤的复方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高艳青;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药味配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池静端;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冬莲;化学法提高丹参与黄芩愈伤组织及克隆苗有效成分含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春凤;黄芩苷在黄芩植株体内积累规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刘舟;黄芩配伍运用的文献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高琳;柴胡—黄芩不同化学成分群配伍与退热及保肝药效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陈鹏英;复方黄芩喷雾剂[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6 肖丽和;滇黄芩化学成分及黄芩药材质量控制初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7 刘景;蜂毒肽与黄芩配伍对MRSA抑制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孔晋亮;黄芩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的体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邹慧儒;牛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中药双黄补对该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黄正桥;黄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肝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献国;李时珍与黄芩[N];健康报;2008年
2 郭振东;清热解毒用“三黄”[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葳蕤;三种黄药效有偏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熊庆荣;黄芩[N];民族医药报;2004年
5 北京中医医院 杜宇;李时珍的救命药——黄芩[N];保健时报;2009年
6 彭国旗;黄芩炮制新工艺[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7 张化;黄芩有抑制心血管病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程书权;黄芩的药理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9 农训学;黄芩的采收加工[N];民族医药报;2008年
10 张化;黄芩有效成分可抑制血管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