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和抽吸在治疗肝脓肿中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和单纯细针穿刺抽吸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1999年月-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治疗的肝脓肿病例,共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22~87岁,平均54岁),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的33例(其中5例为多发肝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的87例(其中17例为多发肝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根据第一次穿刺后的临床反应及超声随访脓腔的大小,重复穿刺,另外在87例穿刺抽吸治疗肝脓肿的患者中,有7例因穿刺治疗重复3次,临床效果不明显而重新行置管引流(此7例患者不计入直接行置管引流的33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静脉抗菌治疗,并根据穿刺后细菌培养后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素。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采用采用Seldinger法将导管放置于肝脓肿脓腔内,导管外径7~8F,并带侧孔;超声引导下单纯穿刺抽吸,选用18G的穿刺针,穿刺针穿入脓腔后抽出脓液,并反复用生理盐水及灭滴灵冲洗,直至抽出液澄清。所有操作均为徒手操作(free hand)。术后比较临床表现,包括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比例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治疗的天数以及并发症。仪器为TOSHIBA—240和MEDISON—6000C,选用频率为3.75MHz凸阵探头。结果33例置管引流的患者,术后体温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比例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7天;87例穿刺抽吸的患者,其中穿刺一次的为55例,两次的为20例,三次的为12例(其中7例因穿刺后疗效不明显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后体温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2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比例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5天;两种治疗方法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抽吸和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对疗效与安全性无显著的差别,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在操作上更简单方便,且对病人的生活不会带来不适,病人更宜接受,另外经济上更廉价,因此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可作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