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
【摘要】:本文以微相研究及单砂体对比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山西组四级层序格架下沉积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和主要储集层段内砂体的垂向分布特征。将山西组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明确沉积相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进一步可划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等类型。河道砂体的平面展布具有南北分带、东西贯穿特征。地层由下之上,砂体逐渐向北迁移,厚度逐渐减小。垂向上,垂直物源方向,砂体分布以透镜状展布为主,横向延伸短;顺物源方向,分流河道砂体厚度较大,延伸距离远,向南逐渐过渡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略有减薄,河道微相延伸距离相对较短。
|
|
|
|
1 |
周锋德,姚光庆,赵彦超,关振良;大牛地气田山一段储层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2 |
李文厚,柳益群;吐鲁番-哈密盆地的辫状河三角洲[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3 |
厚刚福;吴爱成;邹志文;尤新才;徐洋;郭华军;;玛湖凹陷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17年06期 |
4 |
许磊;范洪军;范廷恩;高云峰;王晖;;沉积成因约束的辫状河三角洲泥质夹层表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
5 |
于兴河,王德发,孙志华;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J];沉积学报;1995年01期 |
6 |
谢辉;浅水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以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为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4期 |
7 |
王玥;郭彦如;张延玲;刘俊榜;田鸣威;;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层序格架下的砂体成因类型、构型及分布[J];岩性油气藏;2018年03期 |
8 |
马强;屈红军;范玉海;关利群;胡春花;白国娟;;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西组重矿物物源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0期 |
9 |
李彦芳,车启鹏,辛仁臣;松辽盆地西部斜坡英台地区姚二、三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
10 |
李顺明;宋新民;刘曰强;王友启;李艳明;唐后军;;温米退积型与进积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3期 |
11 |
尹淑敏;;分流河道砂体注水开发过程储层参数变化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年04期 |
12 |
高磊;明君;夏同星;蔡越钎;张建民;袁东;;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地震储层预测及在水平井实施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6期 |
13 |
范军侠;梁锋;田永;;海南地区东三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识别与预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
14 |
王家豪,姚光庆,袁彩萍,刘斌,黄郑;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储层宏观特征[J];现代地质;2001年04期 |
15 |
姚光庆,马正,赵彦超,王岫云;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特征[J];石油学报;1995年01期 |
16 |
秦国省;吴胜和;宋新民;邹存友;郑联勇;陈诚;;远源细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单砂体构型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
17 |
邓庆杰;胡明毅;胡忠贵;吴玉坤;;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1期 |
18 |
张传林,赵省民,文志刚;准噶尔盆地南缘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储集性[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3期 |
19 |
李恒清;杨少春;张宗檩;;三角洲前缘截削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油藏单井控制水锥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11期 |
20 |
张义娜;朱筱敏;孙作兴;;中亚南部湖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识别标志与沉积模式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