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的灾难救援机器人实时感知与判定系统研究
【摘要】:根据灾难救援作业和机器人任务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的灾难救援机器人实时感知与判定系统。构建了该系统体系结构,整体系统采用能够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重组的模块化结构。分别对三维映射、虚拟监控以及算法仿真子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提供动态映射机器人实时状态的虚拟监控环境,并能够为机器人研究提供仿真实验平台。最后,通过可变形灾难救援机器人样机和控制站实时感知与判定系统共同完成了实验验证。
|
|
|
|
1 |
姚兰,黄河棣;虚拟现实中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微机发展;1997年06期 |
2 |
王海舜,潘利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1998年04期 |
3 |
王晓刚;虚拟现实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1998年12期 |
4 |
殷毓华,郭其一;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铁路技术[J];铁道技术监督;2000年01期 |
5 |
马旭东;显示的终极——虚拟现实的曙光[J];国外科技动态;2001年05期 |
6 |
徐绍军,何清华,云忠;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机械领域的应用[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4年03期 |
7 |
董浩明,陈建国,叶俭建,陈定方;虚拟现实建模方法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8 |
申加刚,董再励,郝颖明,朱枫;排爆作业机器人模拟训练系统研究[J];机器人;2005年05期 |
9 |
郭阳明;翟正军;陆艳红;;虚拟场景生成中的LOD技术综述[J];计算机仿真;2005年12期 |
10 |
陈东亮;陆达;;关于在OpenGL中装载3ds模型文件的分析[J];福建电脑;2007年05期 |
11 |
王昊鹏;陈彬茹;付晓男;;基于VRML的三维造型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0期 |
12 |
王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虚拟校园的设计与实现[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3 |
田茵;;虚拟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
14 |
裴世红;;典型平台的电子沙盘研发技术探讨[J];硅谷;2010年22期 |
15 |
粘振华
,孟昭香;虚拟现实的现状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1994年04期 |
16 |
张再兴;虚拟现实的技术概念和研究课题[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17 |
陈福民;多彩多姿的虚拟现实世界[J];中国青年科技;1996年Z3期 |
18 |
李瑞晨;虚拟现实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J];太空探索;1996年04期 |
19 |
马小虎,潘志庚,石教英;虚拟现实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工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7年08期 |
20 |
王海舜,潘利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1998年06期 |
|
|
|
|
|
1 |
王明辉;李斌;王楠;;基于虚拟现实的灾难救援机器人实时感知与判定系统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
2 |
高承勇;;前言[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
3 |
陈作炳;钮军;;从CAD到虚拟现实:建模方法及数据转换[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
4 |
王田苗;吕洪波;丑武胜;;基于虚拟现实的医疗外科培训系统[A];图像 仿真 信息技术——第二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5 |
袁桂平;;虚拟现实及其军事应用[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
6 |
周娴玮;方勇纯;;AFM纳米操作系统研究进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
7 |
姚珺;薄晓军;宁汝新;;虚拟装配技术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8 |
夏青;万刚;王蒙;;基于微机的被动式立体成像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仿真器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
9 |
淮永建;张先勇;郝重阳;;Java 3D API和虚拟现实[A];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10 |
张光伟;羌鑫林;;基于影像的海岸线建库成果管理探索[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