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单鹂娜于晓洋傅晓吴海滨陈德运  
【摘要】:提出一种应用格雷码与梯形相移结合利用灰度编码光进行三维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灰度梯形相移图案计算梯形相移周期中相对强度比,再将相对强度比与采样点对应的灰度格雷码结合得到绝对强度比,最后依据射影几何模型实现三维测量。本文具体介绍了格雷码结合梯形相移的编码和解码原理,通过判断格雷码周期和相移周期的跳变位置修正了因编码周期不完全重合而产生的周期错位,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际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测量误差小于0.0944mm,实际测量误差小于3.5624mm。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向前;宋昆;金刚;李德华;;基于非对称双相机结构光的三维扫描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6期
2 李传宝;方薇;钱玮;孟涛;;基于TMS320DM642的非接触式人体三维信息获取系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7年04期
3 杨中东;雷玉堂;;单CCD摄像机的一种三维自动测量系统[J];光电工程;2007年03期
4 刘可;叶震;翟鸣;王征;;基于相关匹配的结构光测量数据的融合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11期
5 熊耀阳;陈晓波;孙健;张富强;习俊通;;结构光投影面部三维测量系统的研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7期
6 于嵩;于晓洋;关丛荣;吴海滨;;颜色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王阿川;付雪婧;;光学三维测量技术在原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8年04期
8 陈鉴富;;主动式三维测量中摄像机同步控制器研究与开发[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金烂;格雷码数字转换技术在测风传感器检测仪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1999年02期
10 李国;巩丹超;郭海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影像匹配方法研究[J];海洋测绘;2008年01期
11 何利德;沈雪峰;吴书成;;利用集合理论定位判定风向传感器故障[J];浙江气象;2009年03期
12 王春江;周政;;双编码器控制炼铁高炉料车运行[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13 张澄清;;格雷码十进制显示仪[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78年06期
14 魏波,李仕学,赵继广;光栅型结构光测量系统中CCD摄像机的标定[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5 钱铮铁,李德华;基于FPGA的激光条纹中心实时检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7期
16 尤政;胡庆英;罗维国;张东仁;;结构光传感器的成像分析及其数学模型[J];宇航计测技术;1997年04期
17 陈德国,郭晓松,于传强,李淑智;编码器自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05年03期
18 江丽莉,束长宝,蒋步军;基于PLC的闸门开度测量方法及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11期
19 余国清;邓锐;雷刚跃;;格雷码对遗传算法的改进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2期
20 张裕明,吴林;熔透实时控制用结构光三维视觉传感器的简化数学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鹂娜;于晓洋;傅晓;吴海滨;陈德运;;格雷码结合梯形相移的灰度编码光三维测量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震;戴宁;程筱胜;廖文和;;基于格雷码-相移技术的光学三维测量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东;;基于彩色结构光投影的动态三维测量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谢捷如;崔海华;王震;;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建模[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张广军;贺俊吉;;基于圆结构光的内表面三维视觉检测模型[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刘章文;古天祥;;利用CCD图像的灰度梯度实现物体三维测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7 刘常杰;邾继贵;杨学友;叶声华;;汽车白车身在线激光视觉检测站[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邹春华;张坚琳;张华;;水下焊缝结构光传感器折射问题研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谌强;雷霖;;关于加强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的方法研究[A];2005川渝地区自动化与电控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许增朴;王永强;于德敏;林佩谕;;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系统中的“景深”问题研究[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芳荣;基于机器人视觉物体三维重构及尺寸测量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秦大辉;便携式光笔三维坐标测量技术与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吴庆阳;线结构光三维传感中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崔索超;参考平面校正技术和多频段相移相位展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苑惠娟;彩色条纹组合编码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6 黄劼;曲面孔位机器视觉测量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吴翔;面向再制造的机器人三维视觉检测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赵焕东;相位测量轮廓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治国;结构光表面形状测量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2 戴强;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3 于秀辉;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许明龙;视觉检测技术在宝石毛坯三维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艳;结构光投影三维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冬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测量技术[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7 徐瑞梅;铁轨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8 汪安国;基于结构光的鞋底信息提取与机器人喷胶轨迹生成方法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燕;交互式空间物体三维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3年
10 湛承诚;基于面结构光的承载鞍测量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精密测试技术的展望(下)[N];电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